第218章
“是的,我这一辈子过得不错,有些感悟想写下来给你们看看。”刘镇宇很快被转移了注意力。
“兴平,你现在在看大唐的史书吗?”
“是的,父亲。我在看《史记》,《汉书》和《后汉书》。”
“以史为鉴呀。大唐以前许多君王,一边过着极度奢华淫逸的生活,一边又梦想创建丰功伟业。其实这是一个笑话呀。”
“你把老百姓的口袋掏空了,就是再光荣的荣耀也没有办法熄灭他们心中的怒火呀。”
“在经过数年的混战后,吐蕃人终于向大唐投降了。新历四十七年,筋疲力尽的吐蕃众贵族向大唐请降。唐皇将六十二家吐蕃贵族封为土司,立密宗活佛六人,分驻六大名寺,派遣驻吐蕃大臣领兵六千驻逻些,主持吐蕃各土司的调理和管理。各吐蕃贵族和密宗寺院在逻些城承认大唐对土司和活佛合法性的册立。”刘兴平简单地念着情报上的东西。
刘镇宇点点,自从大唐收复南诏,薛裕打通和南诏之路,对吐蕃进行全面封锁开始,吐蕃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吐蕃的普通老百姓吃吃青稞和羊肉就可以了,但是吐蕃贵族们就不能忍受这种煎熬了。孙波如和多弥地区的贵族最先乱起来,他们杀死赤松德赞赞普派来的官员,向大唐请降。
赤松德赞一时大怒,立即派兵镇压。可军队刚过拉里岗,伍如和叶如的贵族又乱了。他们冲进逻些城,杀死了赤松德赞赞普。
于是乎,拥护赤松德赞赞普和反抗赞普的贵族们开始厮杀起来,战火蔓延了整个吐蕃,就连象雄和羊同都没有幸免。
“兴平,你做了国王以后,前二十年为国家操劳,后二十年要好好教育你的继承人。你要让他明白,不要老想着为大秦带来些什么?你要他遵守宪章和法律,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在不需要的时候,过着自己富足翁的生活。我留下的家产,足够他们好好生活几十辈子了。”
刘镇宇意味深长地对着刘兴平说道:“人要知足,要有自知自明,也要知道审时度势。有梦想是好事,但是它付出的代价也是不霏的。兴平,你明白自己要走的路了吗?”
“知道了!父亲!”刘兴平坚定地答道。
基辅城的大剧院里是人山人海,今晚是大秦著名音乐家关禾的音乐会。这位被后世称为世界古典音乐之父的音乐家才华横溢,深得大秦人乃至其它各国人民的喜爱。
今晚演出的是关禾根据自己在莱茵河战役做志愿鼓乐手的经历所作的《莱茵河乐章》,也就是后世人称赞的《英雄交响乐》。
大唐和印度王国、阿富汗王国在旁边看了数年的热闹,终于在双方精疲力竭时,由大唐出头,和几个佛教密宗人士一起把这些个大伤元气的贵族拉在一起,确定了吐蕃新的政局。
双方贵族对这些还比较满意,而赞普的后裔在战乱中也被杀得一干净,没人来说不是了,于是,吐蕃就这样归于了大唐,也成就了唐皇李临的功名。
“这里面有薛裕的功劳呀。”刘镇宇感叹道。
刘兴平看到父亲又在感叹已经去世两年的薛裕,不由连忙挑开话题。
“父亲,你还在写你的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