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好了。”杨广缓和了口气,“念你是忠心为国,本王不怪罪,愿你莫忘今日,不负本王。”
“谢千岁宽恕,下官告退。”高俊走了。
杨广颇为不快。高俊并未像他期待的那样,说一些感恩戴德效忠图报的话,心中暗骂:“这个混球,还要给他点厉害尝尝,才会知道深浅。”
高俊回到住处,旗牌官正在门前焦急地等候。见他归来,忙上前禀告:“大人,京城有贵客来访。”
高俊一怔:“何人?”
杨广头也不抬:“高俊,你不经宣召,擅闯帅府,该当何罪?”声调不高,却极其威严。
“属下知罪。”高俊躬身垂首,但颇为不服地反问,“千岁身为元帅,统领大军,常言道兵贵神速,理应火急推进,直捣建康,早传捷音,以报圣恩。而千岁已到寿春多日,竟按兵不动,岂不坐失战机,使逆陈得以从容准备,实乃有负圣望。”
杨广将书丢在案上:“高俊,本王正研读孙子兵法,你可知书上有这样两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臣自幼熟读,当然记得。”
“那么本王问你。”杨广走近高俊,“陈主叔宝可知我大兵讨伐?陈国目前可做好应战准备?逆陈何人为帅?如何布防?我大军是全线进击还是重点突破?”
旗牌官压低声音:“太子府派来。”
高俊又一惊:“现在何处?”
“小人为防被人撞见,把他安排在后堂。”
高俊思索一下:“你与我紧守府门,任何人不得进入。”
这连珠炮般的发问,使高俊不知所措,未免支吾:“下官一时不曾细想,难以做答。”
“这就对了。”杨广冷笑几声,“莫说你,本王眼下也难做出判断。所以需要派出细作了解敌情,再作决策。倘若如你所说,大军盲目推进,不是冒险吗?”
高俊无言以对,显然已折服:“原来千岁院中这许多商贩,都是准备派往江南的探子。”
“这是杨素杨大人从各营精心挑选的,进过几日训练,明日就可分赴江南各地了。”
“属下诚服,甘愿受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