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娘娘,奴婢不敢耽搁。万岁要撤晋王的平陈元帅,改派太子出任。”
“有这种事!”独孤后愠怒上脸,“万岁为何突然变卦?难道晋王有什么过失?”
“是高俊有表章来,奏称晋王按兵不动,畏缩不前,怀有异志。还说晋王整日只知收受地方官贿赂,中饱私囊。”
王义忍不住从后殿奔出:“高俊胡说,晋王千岁不盲目出兵,是为麻痹逆陈,摸清敌情,再决定进取。”
独孤后没有责怪王义:“你们无需惊慌,我自有道理。”也不再多说,移步就走。
“万岁一向崇尚节俭,贸然进贡,恐适得其反。而娘娘则不然,正可投其所好。”
“宇文先生知我心矣。”杨广称赞后又说,“关键一点是,母后如今仍能左右父皇。只要母后为我做主,就不怕杨勇说三道四。”
“有理。”宇文述问,“这前线战况也需王义奏闻。”
“王义奏明母后即可,父皇处呢?”杨广思索一下,“我要亲笔写道表章。”说罢提笔,认真写起奏章来。
七天后的长安,独孤后在寝宫兴致勃勃地欣赏着王义送来的珍宝古玩。{奇.书。网}五光十色的礼品摆满了条案,独孤后一边爱不释手地抚摩一边不住地称赞:“都很好,阿摩是个孝顺儿子。”
武德殿内,文帝正向太子面授机宜,二人见独孤后来到,不由自主全都站起。
杨勇抢上一步跪倒:“儿臣拜迎母后。”
杨坚敷衍地打个招呼:“爱妃,你如何来了?”
王义赶紧代为表白:“千岁让小人奏知娘娘,待到建康攻克,一定把逆陈后宫中的国宝,多选上乘孝敬娘娘。”
“好,阿摩就是知道我的心。”
当值太监来报:“启禀娘娘,总管刘公公有紧急事求见。”
“传。”
刘安进殿跪拜。独孤后问:“这大晌午头的,什么大不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