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寻赵记 > 第33章

第33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贤才

两个人相视一笑,莫逆于心,重新分宾主落座,谈话的气氛也融洽亲切了许多。

毛遂若有所思地道:“匈奴人骁勇善战,尤精骑射。公子先前助李牧将军殄灭襜褴、林胡部,今又欲取河套之地,如若择归附降众中悍勇善战者,加入组建的新军中,岂不事半功倍。”

杨枫身躯一震,敛起笑容,大声道:“绝对不可以。”

毛遂遽然一惊,被杨枫偌大的反应吓了一跳,迷惘地道:“为何?”

“一则取于匈奴,还有,郭家和乌家。”

毛遂眉梢一挑,意味深长地道:“取河套立基?郭家和乌家?看来公子对此已有成算。”

杨枫心照不宣地笑道:“事在人为!”又踱了几步,霍地转过身,一字一句地道:“我不与秦决战于函谷关外,而与其会战于河西。”

毛遂愕然抬头,疑惑道:“河西?”

“不错,河西!此为匈奴右翼,南连羌族,西可控西域各国。祈连山、焉支山一带,土地肥沃,水草丰美。得河西,可断匈奴右臂,令其六畜不蕃息,妇女无颜色,进亦能联通西域。最主要的,将成为一把楔入秦国背肋的尖刀,令秦之地利尽失。秦国的长城防得住单兵作战能力强,却不谙战略不通战术的匈奴人,挡得住我八万无双铁骑吗?”

杨枫眼里闪着寒光,心中激荡不已,这种作法,势将走上原来的历史发展道路,五胡乱华的惨痛历史教训还不够深刻吗?难道自己还会懵懵懂懂地去开启这个肇端?不过道理却很难向毛遂这战国时期的古人解说得清楚,单是汉胡之分,就不知要怎么开口解释。斟酌着遣词用句,杨枫正色道:“先生当知匈奴人暴虐不仁,寇边时掳掠屠戮甚剧,边民多受其害,积怨极深。如今向北拓土扩疆,只宜让那些胡人由游牧转为农耕,决不能再让他们挽弓上马,而应以中原文化慢慢融合他们,数代之后,庶及可泯灭他们与我中原人的差异仇视。”

看着毛遂不解的目光,杨枫进一步解释道:“征召匈奴勇士入伍,军中将官能视同手足,持平相待吗?士卒能与之和谐相处吗?极是困难,压制打击歧视势所难免。胡人单纯骄傲,如此不啻在他们心里埋下仇恨,训练和征战却又大大提高他们的作战能力,最后的结果,就是培养出一条随时会反噬一口的毒蛇;;;;;;纵是让秦国统一了天下,我也不能为中原招来这可怕的祸患。”

毛遂面色数变,拱手叹道:“是毛遂思虑不周,孟浪建言。”

杨枫微笑道:“此非先生思虑不周,而是边境形势错综复杂,与中原的各国征战大相径庭,先生的建议乃是着眼于利害。

毛遂默默无言,沉思着看向走到屋门前,英姿勃勃负手而立,正凝望从晨雾中慢慢现出曲线轮廓的远山的杨枫。

杨枫凝神看着远山,思绪却早已片片飘飞,这是一个极为艰难棘手的战略意图,但除此之外,实在没有任何办法了。在邯郸的时日愈久,他愈发现,只要除去赵穆等奸贼就能挽救赵国的想法,实在是一种一相情愿、不切实际的幻想,充其量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而取河套立足,决战河西,或许是困境中的唯一出路。历史上,秦王李世民若非先平陇西薛举、河西李轨,安定后方,又哪敢出兵决胜中原。

突然,毛遂的话声飘入耳中,将他纷繁的思绪拉回现实,“杨公子如此将全盘战略谋划托出,若毛遂不受公子之请,公子又当如何待我?”

杨枫回转身笑了,笑得很开心,“毛先生不愿吗?以先生智计,焉会不知察见渊鱼者不祥的至理。若先生不屑于我杨枫,又岂会和我作此详谈,只怕我甫一开口,先生就当真下逐客令了。”

毛遂拊掌大笑,油然生发出一种知己之感。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