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一会儿功夫,袁逸两人被押了进来。杨枫示意解去他们的束缚,一摆手,“两位,请坐!”
郭铮侧过头看了袁逸一眼,随着袁逸坐了下来。捕捉到这一细节,杨枫淡淡地道:“元宗走了。”把案几上的两份竹简推了过去,“这有一份是给赵墨的,他已赦免了你们犯上之罪,让你们另行推举赵墨钜子。”
两人都是一震,袁逸拿起了竹简,匆匆浏览了一遍,脸色变幻,有些如释重负,有些意外,也有些不忍,慢慢放下竹简,轻声道:“杨公子,相烦你把这份竹简带回给赵墨行馆。”
杨枫淡然道:“待会我就放了你们,你自己带回去吧。”
袁逸正色道:“杨公子,我已经说过了,我们不会活着回邯郸。
元宗颓然在案几边坐下,杨枫有些负疚地道:“元兄;;;;;;”考虑着要讲几句什么适当的安慰的话。元宗无力地挥了挥手,手似乎不听使唤地颤抖着。杨枫打了个手势,卫士们把袁逸两人带了下去。屋里很静很静,气氛沉重而压抑。
元宗茫然地仰望着上空,空洞的目光蕴着无边的痛楚。终于,他吸入一口气,站起身来,“我,先回房去了。”嘶哑的声音并不稳定。
杨枫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能说些什么,心情凝重地看着元宗孤零零的背影慢慢步出房去。
第五十五章殉道
元宗挺直的背脊微微佝偻着,步履有些不稳,这个铁塔般刚强,大山般沉雄的大汉,瞬间仿佛老了二十岁,是那么的孤寂,那么的无助。
看着他落寞的背影,杨枫知道,元宗不会再入楚了,袁逸的话已将他追求的理想世界完全击碎。然而,杨枫并没有感到预期的解脱的轻松,相反,他的心有一种内疚的抽搐,适才元宗蕴满痛楚的目光让他的心一阵阵的颤栗。突然,杨枫涌起这么一个想法,还不如让元宗入楚,即便是死在符毒手中,他依然是充满希望,他的内心依旧是充实的,可现在,他肉体的生命虽然保住了,却成为了一个悲哀的时代的淘汰者。象元宗这样一个思想者,突然发现他毕生的奋斗追求只是一场空幻,甚至在曾经的知心朋友、自己墨门弟子的眼中,也只是一个笑柄,那么,还有什么能维系他生命的延展。他能承担得了沉重乃至致命的心灵打击,会再有机会去选择自己的命运吗?
杨枫疲倦地揉着自己的太阳穴,元宗的品格是多么的高洁,节操是多么的卓越,但却是弱肉强食乱世中的不合时宜者,还不如袁逸有着清醒的理智。想到袁逸,杨枫的心往下一沉,无论对元宗,对严平,还是对赵墨,他的估量都完全错误。元宗只活在空泛的思想理论中;严平,热衷于权势,大刀阔斧地阉割了墨子的思想,成功跻身于朝堂之上,然而彻底改变了墨门一百多年为人作嫁的历史。他自己没有深入的认识,单凭着表面印象就贸然插手,一步错,步步错,结果元宗根本无力承担严平留下的重担,严平苦心经营为赵墨争取到的权益又渐渐从元宗手里滑出,一连串的失误终于导致了目前的烂摊子。
杨枫第一次痛切地意识到自己并不象自信的那样精明睿智,甚至,是多么的肤浅,只是自鸣得意地沉溺在多出的两千年历史文化知识,沉溺在对战国历史的了解,从未想到要去磨砺自己,拓宽自己狭隘的胸襟眼界。他简直怀疑,自己直到此刻仍能活蹦乱跳,不能不说是上天的特殊眷顾了。同时,他也愈发清楚地意识到,楚国之行,决不能空手而归。
黎明,杨枫踏出屋门,吩咐卫士们准备早餐启程。一名卫士快步走入后院,欠身行礼,“师帅,元钜子拂晓时分便已离开客栈了。留下两封信交与守卫,言明待师帅起身后再呈与师帅。”
早有所料的杨枫打开竹简,看了一遍,叹了口气道:“把袁逸和郭铮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