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杨枫微微点头,闭闭眼睛,微喟了一声。
尉缭嘴角不屑地一撇,轻蔑地一笑,道:“乌老爷子年迈,族中子弟浪荡纨绔,实则这么年能撑起家族事业的唯有乌大少一人。但看打理生意十二仆头尽外姓者,佐理族中大事的乌卓、乌果、乌光等诸人,非收养的孤儿,就是族中微寒之人,可知乌家衰颓之象已显。却是不当使之以故旧关系再交结诸戎,引为家族外力,致主从不辨。”
范增慢慢平淡地道:“乌果手腕顺溜,言语便利,极是恰当稳妥人选。公子留他并乌光数人身边使唤,乌大少不会不允的。
杨枫从容的语气中透着冷绝,“此地气候适宜,水草丰美,胡儿焉肯退让,非以大战迫退不可。”
尉缭阴冷的笑容里透着诡谲,摇手道:“公子,毋需如此。和匈奴争夺河套,非游击之战所能奏效,必大肆开战不可。深入匈奴境内夺取这一立足点,是迫在眉睫之事,而公子甫抵代郡,应先稳定内部,却不宜大动干戈。欲假乌家、郭家之力而为,时下邯郸形势已变,恐两家基于家族利益考虑,会诸多推搪。若以奇兵突袭,胡儿纵退,定会逡巡左近,伺机卷土而回。多行杀伤以寒其胆,弱其势,则自身折损亦重,日后胡儿时时觊觎剽掠,也不利于河套地区的稳定发展;;;;;;公子可记得晋悼公时,晋国与诸戎征战,魏绛献与悼公之计?”
杨枫猛地顿住脚步,欢声叫道:“以货物交换土地以获巨利!”随即摇了摇头,泄气道,“不可能的,匈奴人怎会交换出让这一片黄金宝地。”
尉缭眯缝着眼睛,满眼凌寒,道:“公子何太拘泥。胡儿既守信义,言出必践,那么如果是交换来的土地,日后就是公子的,胡儿势难反悔,免却多少后患。河套地域广阔,一开始,只需以乌家、郭家名义出面,又打又拉,重利啖之,换取一小块地,以为立足之基。筑城以守,渐行扩展。复以代郡轻骑、马贼往复侵扰,使胡人不得安,生计日乏,一面再行购换土地。待得胡儿醒觉,我们根基已固,势力已盛,公子代郡内部亦安,可引大军一举破之。河套,尽入我手矣!”
(近来点击、推荐异常惨淡,再厚颜求票!望诸位不吝襄助一臂之力!谢谢了!)
第二百五十章群策(十)
杨枫的指尖微微一颤,转头看向范增。范增舒快地点了点头。
“公子心忧代郡人口不足,丁壮稀缺问题,还有一个办法。”尉缭向后一仰身,大半张脸没入了烛光照不着的黑地里,隐在暗影中阴冷犀利的目光依然沁出逼人的寒冷,腔调却轻快起来了,“那就是诸戎!春秋时,蛮夷戎狄杂居诸华间,晋国攻灭戎狄最多。历这数百年,华夷之隔渐消,已然大抵融合。如今赵国境内,还散居着赤狄、白狄、廧咎如等戎族。诸戎文化礼仪、生活习俗多近于华,垦植聚居,但犹狩猎、畜牧牛马。公子,若得诸戎之力,安置其于襜褴、林胡新辟之地,既耕且牧,以为代郡之屏障,善莫大矣。”
范增略微笑了笑,道:“如何作用行事?”
尉缭的声音更轻快了些,“赵国、魏国均有内乱,魏国且加兵于齐。而楚国,据斗苏最后一次传回的消息,黄歇或可忍耐,而黄战、黄霸诸人动作频频,最低限度,楚国朝野,将掀起一场人员更迭的大波。在如此形势下,秦人焉能捺下性子,不趁隙举兵东进。一俟秦国有所动作,我使人于诸戎处遍散流言,言赵王又欲征发丁壮从伍御秦。公子一面让乌家与诸戎接触,极言代郡赋征之优裕,一面即以精兵随李牧将军东御晋阳,代郡守备空虚,无力北御匈奴进言长宁君这不知兵、不懂政的懒散游嬉少年,渲染张大吓之,必可使其从公子之意进言召诸戎防驻代郡扼防匈奴兵锋;;;;;;诸戎既事畜牧,应与垄断赵国畜牧业的乌家大有交往。让乌家人为说客动之可也,却断不可使诸戎入河套地,须置于代郡,公子恩义结养蓄使之。数载之下,自能将其力尽纳为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