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一曲奏毕,只见那女子将瑶琴交给了一旁的侍女,然后站起来远远的望着延绵的大军。叔豪微笑着看着她,心中暗道:眠玉,我一定会回来与你携手同游!
英宗虽然身体不适,但送大军出征还是一定要来的。他打起精神坐在帐中,见到孙氏父子进来,便道:“三位爱卿,不必行礼!”英宗说道:“今日大军出征,朕亲自送将军出城,望将军能不负朕望。”他命人拿来了四杯御酒自己拿过一杯,说道:“来!朕敬你们父子三人!”
孙廷敬举起酒杯,道:“臣定当全力以赴!”说着就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身后的两个儿子也将酒喝尽。
“陛下,吉时已到。”英宗身边的太监提醒道。
孙廷敬抱拳道:“陛下,臣就此告辞!”说着就带着两个儿子跪下给英宗磕了三个头,然后转身出帐向大军走去。
三名军士牵来了三匹骏马,父子三人纵身上马。回头看看路边的凉亭,次子仲雄、四子季杰和府中女眷都伫立在那儿目送着他们。林凤荷凝视着丈夫挥了挥手,孙廷敬对妻子报以微笑。楚卓瑄痴痴的看着伯英,此时的她真想走到伯英身边拉着他的手说上几句叮嘱,再让伯英的臂膀拥抱着自己。伯英看着卓瑄,拍着马背上的背囊微笑着点了点头,好像在说:卓瑄,穿着你亲手缝制的衣衫,我一定会平安回来!叔豪看着这出征的气势,那股男儿鸿志油然而生,他手持缰绳坐在马上俯视着身边的大军,又看看凉亭中的家人,他告诉自己今朝出征一定要报捷而归,名扬天下!
“嘿嘿......”伯英笑了笑道:“不舍得我啊?”
卓瑄一噘嘴,说道:“不要开玩笑了。”她走了过来,替伯英拍去肩膀上沾染的尘土,说道:“明天你就要走了,远去边疆路途遥远,而且秋意已浓昼夜温差大,你要记得添衣保暖。”
伯英握住了卓瑄的手,抚过卓瑄的云鬓,柔意的说道:“我知道了。我不在的日子里,你也要记得保重自己,你看你为了赶制衣衫清瘦了不少,等我回来一定要看到你胖一点哦。”
卓瑄微笑着点了点头,道:“嗯,我会的。”说着便靠在了伯英的胸膛上,轻声说道:“伯英,希望你能平安回来,我还等着你回来完成我们的终身大事呢。”
“嗯!我答应你,一定会平安回来的。”伯英俯身在卓瑄的额头亲吻了一下。卓瑄抬起头来,深情地望着伯英。她深邃的眼眸让人心动,伯英少年情怀,如此丽人站在眼前焉能不动心?他的心“扑通扑通”的狂跳,有些紧张的他轻轻探身,迎着卓瑄的红唇亲吻了下去。她的唇如此的温柔,淡淡的脂粉香让伯英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温香软玉在怀,英雄气概不再。此时的他简直忘却了所有的军国大事,心里有的只是怀里的美人儿。
随着孙廷敬一声“出发”,两万大军便向边疆开拔。
大军大约走了半个时辰,经过一个山坳,只听闻有悠悠的琴声传来。大家都没有在意,只有叔豪心中暗道:这不是《卧看云起》吗?难道是眠玉?是眠玉来给我送行吗?他忙四处环望,寻找着琴声的来源。
“咦?怎么有人在此抚琴?”走在叔豪边上的伯英好奇的问道。
叔豪没有回答,仍然在找寻着琴声。忽然他看见了在一个小山坡上,坐着一个身穿蓝色衣衫的女子,她盘膝坐在一块毡毯上,那瑶琴就放在她的膝上,身后侍立着一个侍女。因为相隔太远叔豪看不清那女子的表情,但是他知道那个抚琴的女子就是眠玉。他的坐骑虽然跟着大军走动,可他的目光却停留在那个抚琴的女子身上。
《卧看云起》,眠玉此时再次奏起这首曲子,其中深意只有叔豪一人能知。叔豪心道:眠玉是在告诉我,要我平安回来,同她一起去山涧卧看云起吗?他从腰间拿出了那支玉箫,自从那一晚在绣楼话别,这支玉箫就没有离开过叔豪。他把玉箫放在唇边,和着眠玉的曲调合奏起来......
伯英深情的一吻让卓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情到深处。但她与伯英毕竟是没有成为正式的夫妻,从小的深闺教条让卓瑄从柔情蜜意中冷静了下来。她双手放在伯英宽大的胸膛上,轻轻地推开了他。“伯英,不要这样。”
伯英红着脸说道:“对......对不起。”
“时候不早了,我回房了。”卓瑄看了一眼满脸通红的伯英后,就推门离开了。
伯英走到窗口,看着卓瑄由金扣跟着离开了自己的跨院儿。他不自主地舔了舔嘴唇,卓瑄的胭脂香还留在唇边,他忘情的靠在窗棱边,回味着适才的温存。
第二日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好天气,京郊官道的两边旌旗飘扬,整齐的站着送行的朝廷大小官员。一至两万人的军队浩浩荡荡的肃立成阵,似乎等待着主将的一声令下。孙廷敬带着孙伯英、孙叔豪两个儿子在为皇帝临时搭建起来的明黄营帐前下了马。孙廷敬穿着一件乌金铠甲,孙伯英和孙叔豪则穿着一金一银两件铠甲,父子三人都显得英武不凡。孙廷敬下马后带着两个儿子走进了营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