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赵顼见到伯英出战,心里有些担忧。这次辽国来势汹汹,他也感到了一丝危机有些担心伯英。“父皇!望父皇恩准儿臣与孙将军共同出战!”
“陛下!臣也愿往!”季杰也说道。
英宗摆了摆手,道:“你们都要留在后防为前线准备。伯英这次出战朕会让楚将军同往。”他看着楚剑熙道:“楚剑熙听命,朕任命你为先锋将军,襄赞孙将军对抗辽敌。”
这个时候,一个小太监匆匆跑了来。“启禀陛下!公主......公主她......”他看了看季杰说道:“请驸马爷赶快回府吧,公主她小产了。”
“啊!”季杰大惊,脸色煞白。皇帝恩准后,他立刻跟着小太监跑了出去。
英宗欣慰地握着程颐的手说道:“爱卿果然是朕的肱骨之臣,一心为了大宋基业着想,朕感激不尽!”皇帝的心事似乎解决了一大半,他深深的吸了口气,说道:“如今朕已经为大宋选了一位敏睿仁达的君主,现在也应该为他做点一事情了。”皇帝看着程颐说道:“边疆告急的文书朕都看过了,如今若应战必定劳民伤财,朕不想交托给后人的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国家,所以朕打算议和。”
“议和?”程颐主观上是绝对不同意的,但是皇帝的话也不无道理。新君登基时若是赶上战乱,很容易影响军中的士气。而且兵荒马乱,不容易控制兵权,也容易让有心夺权的人掌握了兵权而造反。议和,可以保持一段时间的安宁,在这段时间里面新皇帝可以树立起自己的威信,等到时机成熟后再聚集实力对抗外敌。非常时期、非常之选,程颐也不得不认为这个办法是最好的法子。但是就这么议和,又似乎显得大宋软弱可欺,会让百姓失望民心涣散。于是程颐提议道:“陛下,若是不战而和微臣恐怕有所不妥......”
英宗皱着眉头想了想,道:“老师所言甚是,那么朕就派人前去应战。能胜固然最好,若是辽人来势凶猛,那就议和。也不至于太失了国体。”主意已定,英宗便让人传召殿外的人进来。看着侍立在两旁的朝臣,英宗缓缓说道:“朕召见你们,是为了辽国来犯之事。”
“陛下,辽国已经屡次攻打真定府。真定府守将已经快支持不住了。”杨文广奏道。
“陛下,这些是真定府守将送来的告急文书。”季杰将公文呈上,说道:“望陛下圣裁。”
“父皇!儿臣愿意领兵出战!”颍王站了出来说道:“请父皇恩准!”
这个时候英宗怎可能让颍王出战呢?他摆了摆手说道:“顼儿,你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陛下!臣愿替陛下排忧解难!”杨文广和孙伯英都自告奋勇的说道。
英宗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你们的忠心,朕甚为欣慰。”他看了看杨文广说道:“杨将军,你要带领军队镇守西边看着西夏,以防他们和辽人勾结。”然后他将目光定在了孙伯英身上,说道:“伯英,上次你出征真定大胜而归,这次你也要尽力而为,不要让朕失望啊!”
“是!陛下!”伯英抱拳说道:“臣一定竭尽所能对抗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