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反三国演义 > 第85章

第85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却说张飞由采石矶渡江,与马超合兵,向秣陵关进发,围攻建业。恰好向宠会合陆军,将巢湖东吴水师,完全歼灭。元直令庞丰庞豫领兵万人,驻扎巢湖西梁山一带,镇抚新降各地,令向宠督水师急赴九洑洲,跟随赵云,追击东吴建业水师。水陆诸军十余万,沿江东下,旌旗蔽日,金鼓喧天,夜间灯火,照耀长江。又令马超率本部军队,渡秦淮河,夺句容丹阳,与姜维合兵,绝吴兵南窜之路。

吴兵一败,不能复振,怎当得汉兵水陆环攻,三面合围。兼之建业方面,自从孙策占有以来,数十余年,不见兵革,一日听得汉兵来到,万分惊恐,城外人民,扶老携幼,逃避兵灾,纷纷入城,四五日间,城中骤加十余万人,米谷柴薪,登时飞涨。又因江东自与荆州开衅以来,钱粮金帛,大半耗竭,民间盖藏,所余无几,城中形势,日见危急。

陆逊周泰凌统诸将,督率水陆将士,分头守御;孙亮尽出宫中金帛,以犒士卒。建业人民,世受孙氏抚育之恩,相率登陴助守,只是外援尽绝,城中粮食,不能支持。孙亮即时召集先王老臣张昭顾雍及陆逊诸将入府商议,只诸葛瑾因为孙匡所谮,被吴军监视,不能与议。

当下东吴大小文武官吏七十余人,齐集吴王府中。孙亮流涕言道:“孤承先王付托之重,不克负荷,丧师失地,兵临城下,欲战不能,求援无望,三世相传之基业,诚恐一败无遗,诸卿有何良策,可救危亡?”

张昭道:“主公!汉室重兴,中原底定,曹氏早亡,今幸存者独江东耳!然而兵败将亡,江淮南北,势成瓦解!顷闻瓯越八闽,皆为赵云部将所得,我之所有,仅建业一城,汉兵水陆围攻,势焰方张,其谁能敌?依老臣愚见,不如开城纳款,犹为上策;汉中王倘念婚姻之好,或令主公复绍先王之封,亦未可知,既可免生灵涂炭之火,又可延国家将坠之绪,犹胜于凭城血战,终归挠败也!”

一言未毕,周泰抗声说道:“子布之言,真亡国大夫之言!泰随先桓王与先王大小数十战,未见兵败投降而可自全者!我与荆州既绝姻好,已成仇敌,数年以来,淮徐江汉之间,伏尸盈野,流血盈川,非我灭刘,即刘灭我,势不两立,何能幸存?我兵虽败,带甲之士,尚数万人,不如收合余烬,背城借一,胜则固足存国,不胜当与国偕亡,又何必忍辱偷生,令先王抱恨于九泉也!”周泰言时,须发皆竖,目眦尽裂,一席话说得激昂悲壮,义愤填胸,所有将士,齐声响应,皆愿效死一战。孙亮不能自决,回顾陆逊道:“伯言以为如何?”

陆逊答道:“子布之言,固不足取,周将军之论,亦未三思;先王之时,以青兖徐扬四州之兵力,徐吕甘韩诸将之谋勇,抚魏室之遗臣,以与诸葛亮相持于山东,大战数十,卒成蹉跌,殆天意所归,难以人力争也!今师徒挠败,军气不振,即令再战,亦败而已,何能胜也?汉兵席屡胜之势,水陆相辅而进,猛将如云,谋臣如雨,虽桓王复生,亦不能守此孤城,况主公乎!臣闻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天既兴汉,不能与逆,以臣愚见,不如弃了建业,以戈船载战士,由海道入南粤,阻岭峤之险,用夷獠之众,猎山海之富,尽舟楫之利,师仿赵佗以存先王之祀,差为可耳!”

众文武听得此言,有主安土重迁者,有主死守者,有主求降者,纷纷不一。孙亮道:“伯言所见甚是,孤意决矣!”即时哭别祖庙,携了祖父神主上船,令陆逊先去整理舟楫,抚慰将士,令文武将吏,愿从去者,即赴舟上。众文武去留各半。

诸葛瑾闻得此信,嘱其子恪道:“我受孙氏三世厚恩,义同生死,虽受谗言,亦无所怨,汝在家中,存先人一脉,汉兵虽至,决不令汝为难。”恪牵衣哭泣,瑾绝裾而去,来到孙亮船上。亮流涕道:“卿忠恳一至此耶!我负卿矣。”顾雍步骘诸臣,陆续至者三十余人,只不见张昭来到。亮道:“子布受先王知遇,何图一至于此!”陆逊与周泰凌统率领水师,在后抵御,自奉孙亮及官眷文武诸臣,乘夜泛舟先发。

次日日中,周泰凌统,俟孙亮去远,拔队起程。赵云向宠闻知,督兵随后追赶,赶到海口,将船泊住,候元帅将令,出海再追。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