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要回答上述问题,必须从蒋介石复杂的个性和非凡的特点入手。与我们这个时代的其他军人政治家一样,蒋介石是个无所畏惧的人,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精神上都是这样。
在决策时他虽然有时会瞻前顾后,但一旦作出决策,他就会毫无顾忌地以惊人的速度加以实施。那些向他挑战的人都一个个先后被处死或投入牢狱。
在军事谋略方面,蒋介石受过良好的训练,久经沙场,但他只是一个战术大师而非战略家。他的真正天才是善于搞政治阴谋。观其一生,他总是使各个派系互相敌视,对自己的追随者也是疑心重重。按照儒家的传统,他是个脱离人民的人。
但有两个人对他来讲是例外——他的第三个妻子宋美龄和儿子蒋经国,蒋介石只信任他们二人。于是他的僚属及其助手们总是人心惶惶,不敢对他讲真话。
尽管他笑脸常开,但他的性情变化无常,令人难以捉摸。因此,他周围的人在他面前都畏惧三分,总是唯唯诺诺,点头称“好”。
毛在延安窑洞里向蒋发动挑战,并最终打败了这位国民党领袖。
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1937年又开始征服中国。在日本的挑战面前,蒋介石并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或爱国者;在他的军事战略中,摆在首位的敌人总是共产党,其次才是日本人。
他认为共产党是叛逆者,必须先征服他们;只有先安内,统一中国,才能抵御日本人。
结果这个做法导致了1936年的西安事变。少帅张学良绑架了蒋,要求他停止“剿共”,开始抗日,西安的一些激进分子要求杀蒋谢罪。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正是九年前国民党在上海追捕的周恩来担保了蒋的获释,伺时蒋也答应抗日。然而,在蒋的心底,首位的敌人仍是共产党。
据说,他年轻时经常欺凌原配妻子,后来也是喜怒无常。
有一次他在家看的一部电影冒犯了他,他马上喝斥放映师立即关掉放映机,每当这时,他都会暴跳如雷,掀翻茶几,摔烂茶杯。
蒋介石古板、暴戾、神秘的性格并非人们虚构。从1936年起,他与烟酒绝缘,外国来访者发现蒋已不饮中国烈酒,而换了白开水。
日本侵略中国之时,蒋介石的权力与地位正处于顶峰,他领导国民党已达十年之久。尽管他还没有完全统治全中国,但他的权力是其他对手无与伦比的。
1938年,董显光著的官方性的蒋介石传记出版时,把蒋吹捧为我们时代“亚洲大陆最伟大的军人政治家”。
然而,世界上的政治家没有一个象蒋介石那样,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威风扫地,名落千丈。
在董的蒋介石传记出版十一年之后,蒋家王朝被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彻底粉碎。国民党及其军队不得不逃至台湾避难。
上面所讲的两件事情是给蒋介石带来灭顶之灾的根本原因,但并非全部原因。蒋介石的秘史具有双重性。他是如何登上权力之峰的?又是如何从顶峰跌落下来的?最后又是如何在弹丸之地台湾岛上恢复统治并保持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