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行军必安营!先找个地方落脚吧。华爷爷知道这儿有什么便宜点儿的地方吗?”这次进京主要为着莫孤雁,自然一切都听他的。
“有,前面的康王街有一家客栈,价钱、条件都还可以,我们可以到那儿去。”华天凌对京都十分熟悉。
“三叔,金鸡岭在这里开有几家店铺以通消息,何不住在那儿?”梦随风不解道。
“那些地方不可暴露,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去打扰他们。还是去住客栈吧。”莫孤雁想了想道。
康王街道路宽阔、干净,两边商铺林立,房屋都在三层以上,高者有的达七层。“康王街”因世袭康王府在这儿而得名,也因为康王府在这条街上,因此这条街治安很好,店铺生意都十分红火。但由于天刚刚亮,街上的行人还不算太多,两边的店铺除客栈和茶庄、饭馆外开门的也并不多。
蓝儿点了点头,挽着莫孤雁的左臂,与何若日、梦随风、寒星一同回到各自的船舱,甲板上的其他人也都渐渐散去,只剩下那个猴面公子,望着蓝儿扶莫孤雁远去的身影狠狠道:“一朵儿鲜花插在牛粪上了!”
船行的很慢,约莫又过了一个时辰,终于到达了此次的目的地--盘龙城。这时天已放亮,河面上的浓雾也开始散去,盘龙城终于众人面前:两座箭楼高达十五丈,分立城门左右,箭楼上彩旗飘扬!三个遒劲大字“盘龙城”高刻城门上的墙中,巨大的钢闸正在吊起,发出“吱呀呀”的响声,露出黑洞洞的城门口。比起那些城墙只有五六丈高的行省首府,盘龙城可真称得上城中的霸主!由于这艘船在路过芙蓉镇时已经检查过了,因此只是略作检查便被放行。船穿过三丈宽、五丈深的城门洞驶入城中内河道。
“此城墙十四丈高、三丈宽,城头可以十四匹马并行。若以十倍于守城军人马攻城,只有丧命城下的份!即使以百倍之敌围城,以此城城墙之坚固、物资之雄厚,固守三年亦是绰绰有余。再加上四方辅镇,此城当真称得上固若金汤!”何若日赞叹道。
“是呀!可要建造如此一座城池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都是难以估量的!”莫孤雁想象着当年修建盘龙城时的情形,不由叹道。
这时船在城内东南方的“福盛祥”码头靠了岸,福盛祥乃是城中唯一的大码头,可同时容纳千艘大船停泊,城中物资的进出多数都是由此经水路运输的,是城中最繁忙的地方。现在正是繁忙的时候,装卸工来回穿梭,把一包包货物卸下,搬进码头的仓库,又把一包包货物从仓库搬到船上。旁边的点货先生手持账本,不停的清点和记录着货物的数目。
走在街上,六人心情各异。莫孤雁想到家人就埋骨这座城北城的一个角落里,想到就要见到朝思暮想的玉人,心情复杂;何若日赞叹这座城的雄伟,意气风发;华天凌故地重游,却是天壤之别,有恍如隔世之感;梦随风与蓝儿两个是最高兴的两个,不时东瞅瞅,西看看,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只有寒星始终不愿多说一句话,背着包裹紧跟在何若日身后,自从得知父母为救自己而身死之后,他就一直这个样子,何若日也多次开导他都不见效,后来便也由着他了。众人各怀心事,走在大街上,转眼已来到地处康王街中心的康王府。只见康王府府门高大,门前蹲着两只张牙舞爪的石狮,大门紧闭,“世袭康王府”五个大字的匾额高悬门上,匾额右下手写着“建元十二年御赐”七个小字,门两边各一条大条幅,左边曰“世袭罔替,绳其祖武”,右边曰“堂祠克承,萁裘子孙”。
六人下船,梦随风、蓝儿两人出来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这几天可把我们憋死了,那些人怎么这么讨厌呢!”
“谁叫你们两人长相出众呢?这就叫‘福兮祸之所伏’!”何若日调笑道。
“二叔,您就别笑话我了,您不知道我现在多么羡慕您的大胡子,又威风,又神奇!可我自己就是不长,我有什么办法呀?”梦随风自我解嘲道,不过一席话倒说得何若日得意洋洋。
“少爷,咱们现在去哪儿?”华天凌征询莫孤雁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