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拉倒,去!
冲着熊样的背影,王帮根呸了声。他奶奶的,回国了不干这活儿,干军工,造红外线夜视隐形眼镜,比欧块端着枪瞄着走方便。
地图上,这一带只画了一块空地,可他们已经转悠了五块类似的地形,结果全都不是③号点。可能是老百姓新近砍伐造成了很多空地,民用地图没有及时更新,所以跟现实中的地形有了很大的误差。
③号点虽然找得费事,可他们还是领上了条子,全程用了不到3小时,两个人都屁颠了,同时想到了赶快上打麦场挂卫生纸,然后进军④号点。左有路,右有路,都可以到达打麦场。王帮根不干,坚决穿插森林,直线挺进1.2㎞,要是绕道而行至少多了一倍,而且很难说没有假设敌。张高峰想了想,OK,再难也难不过刚才的灌木林吧。信心一来,肚子咕咕叫开了也不饿,两个人都说不吃,坚持到打麦场,挂好了卫生纸,再吃它喝它个翻天覆地。
半路上,他们碰到了英国队的两位老兄。英国队没惹他们,可他们就是窝了一肚子气。咋的?哥曼德23端着“快餐口粮”吃得津津有味呢。
于新伟很不高兴地诅咒道。
终于挤出了灌木丛,狼声远去了,狗吠飘摇而来。狗叫意味着近旁是村庄,而且有活动者。夜半时分,村民都睡熟了,惊动狗叫的只能是像他们一样的倒霉蛋,或者假设敌。这一路除了灌木丛钻得艰难一点,走的全是路。嘿嘿,竟然走得顺顺当当。现在走到了▲字形的L4林斑线,站在了东边那条线上,稍稍南行就到了104线大土公路与一级公路的交界点,然后穿越西南面的半公里森林,那里就是③号点。胜利在望了,连马大哈的王帮根也谨慎了起来,不再说懒人有懒福了,睁大眼睛,提高警惕,听到一丝风吹草动就要藏掖着一动不动,看清楚了才敢继续前行。张高峰一看也紧张了起来,各有利弊啊,远离了狼嗥,就该提防假设敌了。
狗叫声停歇了。他们还是担心猛地蹿出一个毛茸茸的家伙,出了林子,走到路边的篱笆墙旁,准备拔根棍子防狗,突然响起了一声“呀”的怪叫,尖声,短促,撕心裂肺,像老巫婆的惊呼,像钉在十字架上的犯人杀猪一样的嚎叫,锥子一样地刺激耳膜。狗又跟着狂吠了起来。闹声一起来,夜更静谧了,充满了幽灵般的恐怖,他们不由得哆嗦了一下,紧张地把子弹推上了膛,退进林子,蹲伏在树根旁,探头一看,西北方向走来一个高大的影子,一摆一摆挪动得很快,像只大黑熊,双脚落地的声音嘣嘣作响,但有些发闷。
黑影走过去时,他们看到了背囊。
哈哈,原来是个倒霉蛋。
这是作战口粮,装在带过滤嘴的袋子里,与一个真空袋相连。尿液注入真空袋后,其水分在渗透压的作用下渗过两袋之间的纤维薄膜,经过滤嘴清除掉细菌,最后进入装有干粮的袋子,迅速补充脱水食物的水分。这种干粮主要为了减少行军途中携带食物的重量。像这种四天三夜不间断的超强体力比赛,一名士兵每天要消耗五六公斤食品,而这种脱水食物只需半公斤。
往这个方向的只能是去③号点的。张高峰高兴极了,又到了大显身手的时候,来不及征求王帮根的意见便嘣地跳出了林子,打着Heloo迎了上去,往欧块面前一站,1.83m的个头没够到人家的肩胛骨。
欧块没有一点惊讶,似乎早就料到,先是冲着这位矮个儿中国兵尖声地呀了一下,然后叽哩咕噜开了。张高峰一句也没听懂,看了看MP5突击步枪,排除了英国队、意大利队和东道主队,只能是北欧队员。按出发的先后看,很有可能是芬兰一队。因为芬兰一队到达点上时,中国一队正从D点出发,相差的时间也就10分钟左右。不过,也有可能是比他们早一点出发的其他北欧队。英语是北欧国家的第二语言,可这家伙竟然不会English,也不知道是不会还是不愿意说。他推测十有八九是芬兰一队,因为有句话很流行:“看,芬兰人的大脚。”芬兰街上的橱窗里摆了双皮鞋,赶上60码了,大概就配这熊样的个头。
张高峰从晃荡的MP5看到了一小片清晰的景观,一把抓住枪管,凑上去盯着瞄准镜,狂晕,红外线夜视仪果然舒服,大黑夜里的景物像大白天一样清楚。
一看张高峰瞄开了人家的枪,王帮根的手脚痒了,赶紧钻出林子,绕有兴趣地走了过去。欧块对王帮根也来了一声“呀”叫。他奶奶的,哪个国家的鸟语,比猫头鹰还叫得恐怖。王帮根回击了一声“呀”,出声很有些怪,可一点也没威慑力。他拿过枪来端起试了试。看来,欧块刚才用这玩意儿看见他们了,所以一路怪叫着吓唬。他忿忿不平,心想我们的枪要是配有这种先进装备,夜里行走起来就省力多了,不用更多的担心,不用费这么多的力气。中国队也是带着夜视仪出国的,不过那是望远镜,体积太大不方便,全留在了高乌特拉营地。
这一回王帮根决定了,跟着欧块走,可人家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