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一章拜掌门
武当山又名古岳又名太和山,崛起于汉水之南,西接秦岭,东抱大洪山,南领神农架,北临丹江口,山势雄伟壮丽,计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和十一洞、十池、十石、九泉、九井、九台、三潭。
一百五十年前,洞玄真人张三丰祖师妙悟无上武道,手创武当派,继达摩祖师之后,成为继往开来的一代武学大宗师。
本朝成祖是三丰首徒,武当成派之前的大弟子,有明开国之后,上山拜见师傅真人,三丰祖师避而不见,成祖遂修遇真宫以纪念师傅恩泽。
成祖登位,即下激公告张三丰真人为:“帝师”、武当为“帝门”,着工部勘测武当山势,下旨曰:“尔往审度其地,相其广狭,定其规制,悉以来闻,朕将卜日营建其体。”
古服旁边,另有一副硕大龟壳,一副蛇头人身的骸骨,估计龟蛇生前均是巨大胜人,不知怎的会葬身此地。
燃亮火把子的是小童,他拍下面上衣服中的石壁碎片,却原来只是一块块凝结的泥石,不知过了几千百年,泥石风化结合,盖住洞穴入口。洞穴更处于此等悬崖险地,若非张君宝与小童今日误打误撞,跌入洞穴,恐怕再过几千百年,也不会被人发现。
张君室只见洞穴四壁刻满图形文字,洞口阳光照射之处,刻着五个斗大的古籀文:“维真武飞升”,入石七分,字迹古拙苍劲,修为蕴含。
他又惊又喜:“这是真武大帝修道、飞升之所!”
周康王时代,净乐国太子真武十五岁即上武当山修炼求道,三十年得道飞升,为修道之始。老子言道,真武修道,是为道家二宗。张君宝是全真高弟,熟读《道藏》,一见到真武的名字,就知究竟。
永乐十年,成祖命工部侍郎郭涟、隆平候张信、驸马都尉沐晰,督建武当山,专为武当立派之用,下旨曰:“今大岳太和山金顶砌造四周墙垣,其山本身份毫不要修动,其墙务随地势高下,不论丈尺,但人过不去即止,务要坚固壮实,万万年与天地同久远。”
那两副龟蛇骸骨,想来就是守护真武大帝的龟蛇二将,真武得道飞升,遗下衣裳,龟蛇却是骸骨在此,想来并无飞升,只不知是以身殉主,抑或是另有死因。
张君宝细看四壁所刻图形文字,文字皆是先秦籀文,看不懂一小半,图形更是深奥难明,然而一看而知这些便是真武修炼及武功的诸般法门,惊喜交集,不由自主站起身来,顿然忘却身上伤痛。
道教分南、北二宗,南宗是符派,以龙虎山张天师一脉为宗,擅长昼符捉妖、作法驱邪。北方则宗全真,称为丹鼎派,擅长服丹打坐、练气习武。真武此间刻在石壁上的,正是练气打坐、修习婴儿的无上法门,天下修道习武之人莫不梦寐以得,张君宝此番因祸得福获之,喜不自胜,禁不住纵声长啸,啸声远远传出洞外,回旋半空不散。
张君宝啸了一阵,乍见小童掩住双耳,脸上露出痛苦表情,登时省悟:“这小孩耳鼓受不了我的内力啸声。”顿然止住啸声,歉意无限,抱起小童,说道:“小孩子,你好勇敢!你叫什么名宇?”
小童答道:“我叫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