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经过两年的发展,马鞍山钢铁年产钢铁230万吨,其中铁85万吨,钢材145万吨,基本达到了它的极限。这个极限,不是其它,而是铁矿石的产量的限制。所以,现在,马鞍山一面在开拓新的矿区,同时,董氏(美国)在澳大利亚也控制了几座铁矿山,据说储藏量很可观。预计到明年,马鞍山钢铁的产量将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在军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下,汉阳铁厂的钢铁产量也有所提高,年产钢铁18万吨,其中铁11万吨,钢7万吨。军政府的优惠政策,是指对第二替代生产厂商的支持。虽然汉阳铁厂只得到了一少部分铁路用钢轨的采购,但这已经是其全部的产量了。优秀的业绩,又使其在贷款、融资方面,具备优势,目前正在扩建过程中。扩建工程共有两期,预计扩建完成后,汉阳铁厂年产钢铁会超过八十万吨。
此外,就是中小企业了,各省都有一些,福建、山东由于历史原因,多一点。
然后,是机械制造业。董氏的机械厂,是在原来的纺织机械厂的基础之上,合并了国外归来的机械厂和研究人员,成立的。目前的产品,以纺织机械和普通的机床为主。这不是技术原因,董氏的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只能算二流,但在亚洲就是无可比拟的。董氏生产的精密机床的加工精度,仅仅比德国产品差一级儿——当然这一级可能需要我们花上二十年时间——但是,此类的产品,是不对外出售的,只在董氏的内部使用。就算报废了,也是直接销毁,不会外卖。
这不排除董氏技术垄断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防止技术外流到日本。日本在中国的间谍,数量很多。基本上,多数在华的日本人,都在有意无意的收集中国的情报。两局和董氏都曾发现过许多这样的人,也包括为之收集情报的中国人。于是,各种不同类型的意外,不断出现在这些人的身上,一连死了很多人,日本的行为,才收敛不少。如果,我对国内,呃,不要说国内,就是对联省内部,公开销售,那就同对日本公开销售,没有两样。日本在联省内部,就有汉口、杭州等租界。此外,各国的军舰都能够自由出入长江。日本人有太多途径,用来走私了,汉口日租界最大的交易,就是走私。
不过,就目前来看,国内无须过于精密的机床,董氏垄断了所有这些精密加工和尖端技术。国内商人的投资目标,是那些挣钱快,利润高,技术门槛低的行业,普通机床设备足以。比如说,纺织厂,经营好的话,一年就能回本,利润百分百。董氏公开销售的精密机床,只比日本销售的机床梢好一点,但应该还不如日本最好的机床。
而董氏内部的企业则不同,不仅拥有自产的最好的精密机床,还拥有部分德国提供的精密机床,甚至少量的德国子机。
接下来,是化工行业。化工是董氏的老本行,从基础的“三酸二盐”,一直到最高端的染料、合成纤维,甚至药品制造,董氏无处不在。在世界上,董氏也是名声显赫,足以排进化工行业的前五名。董氏在安徽建立了一系列的化工厂,提供基本原料的,生产化肥、炸药的,生产染料的,生产合成纤维的,生产日用品的,等等,等等。可以说,化工企业在董氏企业中占据了最大的数量,是的,是企业数量最多,而不是利润最高。
说起利润率,什么也赶不上石油。董氏也把注意力,转移到了石油化工上。根据阿庭的介绍,美国标准石油垄断案,与阿庭没有什么关系。阿庭虽然能够接触到美国的高层,但是,也就是如此而已,不可能影响其决策。过去不能,现在不能,将来也不能。那是一个白种人的国家,阿庭是个黄种人,就是如此。标准石油一向支持美国共和党,是其资金的最重要来源,所以,民主党总统罗斯福趁美国民众对该公司不满时,发起了标准石油垄断案。这与阿庭无关。但是,无论如何,作为民主党的重要支持者,阿庭也不必在意,来自标准石油的直接攻击。
所以,在短暂的回避之后,董氏石油迅速开始了在中国市场的扩张。从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等产品开始,董氏全面扩张。无论是成本、人员,还是税收,董氏具有全面优势。举个例子,军政府为了支持董氏石油,去年减免了其一切的税收,连关税都免了。这样一来,董氏石油在中国市场所向披靡。但是,董氏为了减少在美国受到的压力,与美孚石油达成协议,双方联手,几乎要把英国石油公司极出了市场,后来,依靠英国的势力,英国石油公司大力反扑,从而,各自占据了三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