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新中国近代史 > 第83章

第83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踢寡妇门,刨绝户坟”——缺德带冒烟!

我在北平其间,就干了一把“刨绝户坟”的事。

1918年11月25日,我开始称病,谢绝访客。

同日,国防军在遵化市西北的山区,展开了一场军事演习,评估国防军新编部队的战斗力,以及在丘陵地区的作战能力。

同日,国防军某部,封锁了东陵,配合考古学家胡国华等打开了慈禧陵墓。

……

究竟什么办法如此好?

此事还要从孔夫子身上讲起。我想出的借口:“孔夫子笔削《春秋》,吾在此,可以……否则更为不堪。”

借口一出,谁与争锋?事遂谐。

这样的借口,不是别人想不出。而是一般人想到了,都不好意思说,就否定了。到后来,压力之大,我都退避三舍,还能想起此前否定的,就少了,多也不好意思用。现在,也顾不上许多,陈寅恪一用见效,流传甚广。

慈禧祸国殃民,慈禧陪葬品价值白银亿两,二者合一,活该慈禧倒霉!

假如二者只有其一的话,我也不会去动人坟墓。毕竟中国人信奉“死者为大”,对死人比较宽容。现在,哼哼!

整个过程持续了七天,很遗憾,我不能亲自出马。我只是在结束的时候,去看了看。

开棺的时候,吓了我一跳。

《安徽时报》在修史风波里,却看到了商机。立刻来人与修史馆联系,出了一笔巨资,购买其连载权。每有一章问世定稿,必在《安徽时报》上独家刊登,轰动一时,销量剧增。同时,《清史》也成为受关注程度最高的史书了。

这是新文化运动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尽管有推卸责任的嫌疑,但人们通过此事,再次树立起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多年之后,陈寅恪又重写了《明史》。《明史》是有史以来,最不可信,编造谎言最厉害的一部史书。满清编造它,就是为了打击汉人的民族自尊心,以利统治。陈寅恪很希望,能够重新写一本。然,满清的文字狱实在可怕,销毁了无数的资料。陈寅恪就从汉文以外搜罗史料以治史,对一些资料穷本溯源,核订确切,精密考证,终于完成了这个不可能任务。

正文第59章

在中国人的心中,什么事最缺德?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