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我当然不是吃饱了没事干,就请各国使节一起来耍耍。
实力是外交的基础,与各国的双边会谈,都卡在某些问题上了,有长期化的趋势。老实说,与日本人谈判最麻烦。日本人能够把一件蛮横无理的要求,当成合情合理的事,讲出来。如果是我谈判,早就叫嚣战争了。好在蒋百里和唐继尧,都有极出色的外交能力,倒也能扯个旗鼓相当。当然,如果能够占到便宜,其它国家也是不甘人后的。但是,各国以为自己是文明人,在被切实指明后,还多少要讲点道理的。说白了就是,伪君子要比真小人好说话。
不久以后,我期待已经的一件事,在日本发生了。
日本是个盛产大米的地方,但是,二十世纪以来,日本开始工业化后,粮食的缺口,越来越大。每年都要在国外,主要是中国和东南亚,进口一定数量的稻米。
自联省开始推广杂交水稻后,联省的大米产量剧增,成为了日本的大米主要供应国。联省的大米零售价,仅为3~4分钱/斤,与日本米价相差悬殊。从联省购买大米,贩运到日本,就能轻易获得百分之百,甚至百分之二百的利润,每年联省对日本的大米销量都在增长,去年大米销量高达31万吨,使日本的米价都降低了1分钱。因为这一时期,日本的城市人口增加,大米的需求也在上升。所以,这样的进口,不是受到鼓励,却也没有被限制。当然,日本也不是没有戒心,据调查,日本已经开始了杂交水稻的研究工作。然,目前还只是处于试验阶段。日本方面有意派人,到枞阳农校学习研究,却被婉言谢绝了。毕竟,该项技术已经成为种子公司赢利的关键技术之一,自然不会轻易泄漏。
最大航速:27.5节;续航能力:7500海里/12节;
武备:12门三联装380毫米/45倍径主炮3座,16门单装150毫米副炮,10门单装88毫米炮;
装甲:侧舷装甲带(最大)13.8英寸,炮塔(正面)13.8英寸,指挥塔13.8英寸,甲板1.2-4.7英寸;
舰员:1217人。
“大洋”号战列舰中国舰艇技术的最高体现,是中国工业技术的结晶。其中所有关键部件,完全实现了国产化。经过三艘战列舰的建造,和两艘战列舰的设计,中国已经初步完成了经验的积累,能够独立完成大型船舶的实际建造。
而今年联省与北方大战,有意识地加大了对大米的收购力度,并采取措施限制大米的出口。至12月中旬,联省对日出口大米不足3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差了近20万吨。而且日本意图干涉俄罗斯内战,正在征兵,也需要大量的大米。再加之,商人囤积居奇。于是,日本的米价飞涨。七月份每升米只卖0.12日元,进入11月份,已经是0.29日元了,许多日本人家都已断炊。
于是,在与日置益紧急磋商后,日方决定从东北撤离部分驻军;而我方决定从储备粮里调拨2万吨,出口给日本。同时,组织粮食,以避免日本的粮食缺口进一步扩大。当然,我也借此对日本施加了压力。要求其加快谈判速度。
要知道,中日盟约的缔结,必然是一个秘密条约。可以想象,如果此条约泄漏,欧洲国家议会讨论的,将不再是“美国威胁论”,而是“黄祸威胁论”了。我觉得很有意思,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在欧美等国有“中国威胁论”。
由于受邀嘉宾的国籍不同,从而表现出了各式各样的脸色。围观的中国人看到如此巨舰入水,欢呼声不绝于耳,有人甚至喜极而泣,没有经历屈辱的人,很难体会到这种心情。当天的《安庆日报》,用了一个整版的大幅照片,作为头版头条。
日置益高高兴兴的恭喜我,心想,‘一定要加快《同盟盟约》的谈判,绝对要限制中国海军的发展’。
朱尔典微笑着贺喜我,心里暗自决定,‘不必再坚持长江舰队的通航权——除非把印度洋舰队调过来,就长江舰队的几条破船有什么用?’他看了一眼日置益,感觉最近日本的表现有点问题,要加大对日的影响力度,不能让日本与中国过于接近。
芮恩施兴高采烈的给了我一个拥抱,心想,‘中国的造船技术还不错,应该可以承担更多的造船订单’,不过,芮恩施隐隐约约有点担心中日关系过好,并为之而感到担忧。他看了一眼朱尔典,觉得,‘在拉拢中国,挑拨其与日本的关系上,英日同盟可以利用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