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新中国近代史 > 第91章

第91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国防军不过千多人,即便全力支持贵部,敌军仍三倍于我方。胜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且没有国内的命令,我不能够参与此类行动。”

高尔察克便提出了更现实的问题——高部的安全很成问题,特别是,在敌军控制了火车站以后,高部连撤离也困难重重。

对此,余程万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国防军的撤离准备已经就绪,随时可以离开。以目前的条件来看,国防军可以帮助高部撤离少数人员。当高部的主要人员撤离后,那三家联军,也不会过分为难留下的高部。只要留下得力人手……”

高尔察克再不情愿,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得接受。

尽管高尔察克竭力争取,余程万仍然只给予了100个名额。所以,面对高尔察克带来的173人,余程万十分生气。

话已经说开了,高尔察克便在行进途中,不断派出卫兵侦察情报,传递命令。

余程万没有阻止,冷眼旁观——根据国防的掌握的情报,高尔察克现在绝对没有回天之力,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尽快地逃跑了。

不一会儿,各处的消息,陆陆续续地传了过来。哥萨克等人一起动手,已经控制了包括火车站在内的大部分关键位置。那部列车,也已经被哥、捷、法联军占领。在兵力和形势上,忠于高尔察克的部队,处于绝对下风。

在国防军的营地里,所有需要带走的物品,都已经打包装车,预备带走。

国防军的司令部里,也是一片空荡荡的,墙上明显是地图取下后,遗留的白方块,屋子里,也只剩下些桌子和椅子了。

并不是所有这些卡车,都能够运载人员的。

黄绿相间的卡车外表,进入西伯利亚后,换成了灰白的迷彩。在卡车车厢的底板上,都铺了层硬木板,但运载人员的卡车,需要卸下一圈车厢板,安装上,由三层厚毛毡、钢制骨架、帆布制成的密闭车蓬。毛毡间密封着两层空气,车蓬的后面开有小门,供人出入;两侧有玻璃小窗的了望口、通风口和打开后变成支架的作战窗口;两侧的中间,还各有一个加固后的小掩体,各装置了一挺机枪;车蓬的底部,设有高45mm厚10mm的钢板,以为防御装甲。

这样一来,密闭车蓬内的温度,即便在严寒的西伯利亚,仍可以保持在零度以上。在底板上铺上厚毛毡、皮褥子和睡袋,便可以安心入睡了。睡袋的缺点很多,它会使战士的战术动作,慢上2~3秒。但30~45%的保温差距,实在太大。故在反复试验后,国防军仍然为深入北方作战的部队,配发了睡袋。

此外,国防军为了御寒,还精心设计,配发了许多煤油炉、白酒、护手油等等物品。以煤油炉为例,煤油炉自带卡子,可以固定,在卡车上,且炉子的各处接缝,都是为封闭锁死结构。炉子即便倾倒,油料也不会泄露,引起火灾。

余程万请高尔察克随意后,就借口有事,离开了。

随后,就在安静的司令部里,俄国军官们爆发了激烈争论。

“战争打的,就是后勤”——虽然不是所有军官,都明白列车上黄金的意义。但这么些黄金,平白被人拿走,没有一个人愿意。而依靠高部自己,是不可能夺回黄金的。于是,争取国防军支持,便被提了出来。

高尔察克不是看不出国防军的险恶用心,也不是不知道,希望渺茫。但是,这批黄金,就是俄罗斯临时政府东山再起的希望,太重要了。有一线希望,高尔察克也不得不努力争取。高尔察克命令部下,集合部队,等候命令,自己前去争取余程万支持。

果然不出所料,余程万拒绝为此冒险。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