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排长别里科夫正按照规定,在对手下的兄弟们大讲“中俄友好”,“亲爱的中国兄弟”什么的。下面突然传来一阵压抑不住的笑声。
别里科夫不由大怒,斥道,“笑什么笑?谁在笑?给我站起来!”
……
“没人承认是不……”古今中外,所有的下级军官,都一整套办法,来处理这些小问题,别里科夫正在琢磨,是伏地挺身100个,还是跑十圈。
下面坐着的士兵多半是老兵油子,自然不甘心坐以待毙,老兵阿廖沙站了起来,解释说:“刚才您的表演太精彩了,所以,大家才忍不住笑了。请原谅我们,我保证,绝对没有下一回”。阿廖沙和别里科夫一同参军入伍,彼此都救过对方,现在他求情,别里科夫不能不给点儿面子。
法国人勾结哥萨克和捷克军团,夺取了俄罗斯的国库黄金。但是,黄金是到手了,却分赃不均耽误了时间,没有运出去。现在,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东部控制在俄罗斯临时政府手里,西部控制在苏维埃手里。别说运送黄金,就是想离开,也要看高尔察克同不同意。至于借助于联军的力量,以前是可行的,如今却做不到。国防军接管了中国故地,正与联军商议撤离的问题。
高尔察克太需要这笔黄金了,目前的俄罗斯临时政府财政全靠中国支持。如果有了这几千万,起码会有更大的自主权。再说,中国提供的贷款是有限度的,而俄罗斯临时政府的财政收入远不能满足战争支出,争取美国的贷款又遥遥无期——美国人也不傻,总不会大钱扔到水里。这些黄金的重要性,也就大大增加。
于是,在英、美、法、日、中五国——组成联军的五国——的调停下,一场围绕着这笔黄金所有权的谈判开始了。法国人和捷克人空忙了一回,已经被排除出谈判桌。主要是哥萨克和俄罗斯临时政府双方的分配比例问题。哥萨克提出平分秋色,俄罗斯临时政府要求占据三分之二。双方的谈判进展,是与红军的进攻力度紧密联系的。妥协是必然趋势,双方最后决定四、六分成。俄罗斯临时政府得六,哥萨克得四,但俄罗斯临时政府要为哥萨克提供军火通道。
谈判中,英、法的立场想浑水摸鱼;日本立场模棱,参股西伯利亚铁路更重要,又不想得罪英国人;美国的立场比较中立,略微偏向高尔察克。中国在这场谈判中,立场坚定,支持俄临。说到底,这笔黄金还不是要换成军火和物资。中国近水楼台先得月,总能得个大份。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一切土地归人民所有”,这个政策是不错。但高尔察克也受到了国内外各方的压力。于是,又出台了补充规定。补充规定很简单,一是投资工商业,给税收优惠政策;二是给予自由勘探权。也就是说,地主自由勘探矿藏,只需要配合投入一定的资金,三年内使产量达到一个与储量相关的水平,就可以免费得到矿权。这个政策一出台,高尔察克受到的压力果然大为减小。这就像是买彩票,大家都记住得五百万的了,谁管国家得多少。尤其是,某人发现金矿的消息一经传出,俄罗斯人都疯了,哪还管什么土地。就连国防军在中国故地搞小动作,驱逐俄罗斯人,都没有多少人在意了。
“既然如此,那就下不为例。不过,我很好奇,我表演什么了?你在说什么?”
阿廖沙忍了忍,还是笑了出来,断断续续地说,“我说,我怎么不知道,排长你是个杂种?”
别里科夫一愣,怒道:“去你妈的,你才杂种呢!都给我做100伏地……”后面的话,淹没在一片哄堂大笑中了,别里科夫自己也笑了。
这是个老笑话,每个人都知道,别里科夫自然再清楚不过了。
没有人知道,这个笑话是谁,在什么时候编出来的。只知道,俄罗斯临时政府一开始宣传“亲爱的中国兄弟”,这笑话就迅速出现了。
中俄签订条约,并没有规定那里的俄罗斯人如何处理。时间紧张,这种容易引起分歧的东西,就直接忽略了。但国防军接管了那里以后,自然会采用种种手段,来驱逐俄罗斯人。好地方都让你们占据了,我拿什么移民中国人。不能移民中国人,我怎么能放心。从法理上讲,当初俄罗斯人可是屠杀了江东六十四屯,才得到的那片土地。我现在收回也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余程万顶着各国的压力,严厉镇压了“俄罗斯工人阶级的革命行动”。然后,又采用“没收”、“征用”等种种措施,收回土地、山林、矿山及重要设施的所有权。当然,中国人不是强盗,余程万予以补偿——只是补偿费很低而已。这也不能怪余程万,为防止有人弄虚作假,一切按照五年前的市价,以卢布作价。至于卢布贬值十几倍,几十倍,那是俄罗斯的内政,中国不予干预。这样一来,俄罗斯人当然不满意,国防军在此驻军十万也不是摆设。从而,引发了大规模流血冲突。余程万更是趁此机会,把参与抵抗的俄罗斯人,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俄罗斯临时政府自然就此事,提出了抗议。理所当然,这抗议不强烈,也不可能强烈——俄罗斯临时政府依赖于中国的支持。而且,俄罗斯临时政府扩大军队,需要大量兵源。后来,国防军不断驱逐俄罗斯人,俄罗斯临时政府不断招募这些俄罗斯人。双方心有灵犀,抗议也就悄悄的消失了。
当然,这也使俄罗斯临时政府军对中国的印象很恶劣。俄罗斯临时政府关于“中俄友好”、“亲爱的中国兄弟”、“兄弟般的友邦”的百般宣传,彻底失败。根据调查局的报告,俄罗斯白军这方面的问题值得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