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中国经济的发展,我还是很满意的,在移民垦荒和基本建设两个发动机的带动下,中国经济一跃千里,引起世界瞩目。但由于政府多次降低,甚至免除税收,中国去年的财政收入,才刚刚超过了二十亿。我不可能把所有钱都花在战争上,而且,够不够花还是未知。再说,此战可以预计,不会给中国带来多少好处。
中国的手已经伸的太长了,不需要更多的领土了,至少在十年二十年内,中国不需要了。老实说,中国吃多了,该消化吸收一下了。过尤不及,适可而止的道理,我还是知道的。
就像中国无意与苏联战斗下去一样,苏联也无力与中国再战了。斯大林嘴上叫的响亮,却一步也不靠近哈萨克,不,应该说中国边境。就连伊尔库次克的战斗,都结束了,苏联红军大幅后撤,一直退到了泰舍特。让余城万兵不血刃的控制了切列姆霍沃。
……
此后的形势发展就顺理成章了,中苏一拍即合,外交成了主旋律。
当然,许多红军战士连枪都没有。但他们愿意为苏俄而战斗。
面对这个局面,我也很挠头。明明知道斯大林在讹诈,却没有什么好办法。
如果战斗持续下去,我也不敢保证,中国一定会胜利。只要有利可图,资本家就连绞死自己的绞索,都会出售。何况这种与己无关的买卖,各国一定坐山观虎斗,然后大发战争财的。
……
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世界局势中的变化,再继续下去,只怕二战就是东西方大战了。我执政十年,中国拓地数百万平方公里,实在不能不引起世界各国的警惕。150万平方公里的外蒙古是中国领土,这谁也说不出什么;140多万平方公里的北海和新疆三湖地区,是中国故土,各国也能够接受;惟有400万平方公里的中亚,各国都嫉妒死了,绝对无法接受的。美国态度的微妙变化,我早有心理准备。只是时机这么好,我实在舍不得不吞并中亚。
经过紧张的交涉,在各国的斡旋下,中苏双方约定,按照中俄之间的条约办理。苏联承认俄罗斯临时政府与中国签署的一切条约,不包括贷款部分。中国唯一的新收获,就是增加了北海省的领土,中国获得了伊尔库次克地区的主权。切列姆霍沃主权仍归苏联所有,为不设防区,苏联不得在此部署军队,警察也不能超过人口的百分之一。
这样一来,关于哈萨克地区的处理,就还是要举行哈萨克全民公决,由哈萨克人民自己作出选择了——这是一个台阶,无论如何,哈萨克并入中国,已经成为事实。苏军已经无力再战了。再怎么讹诈,也不会改变最终结果。
不过,君子斗智不斗力。我还是羡慕美国大发战争财的历史,很想效仿一下。至于消除各国的警惕,也不是没有办法。韬光隐晦,养寇自重……都是不错的办法——苏俄应该算是股悍匪了。
现实一点儿的原因则是,中国没钱了。
切尔卡尔战役是无可置疑的伟大胜利,它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作战思想,创造了一个奇迹。切尔卡尔战役决定了哈萨克的未来,决定了中亚的归属,决定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切尔卡尔战役以后一定会养活无数的专家学者。
然,这一战役也有很大的缺陷——此战的开支实在太惊人了,粗粗一算,也有四五亿元之多。从动员开始,中国军费开支直线上升,新增的军费开支目前已经逼近十亿元大关。超过这一数字,也不过是分分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