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无论美国接受与否,对外贸易的重要性都不容忽视,美国也在做类似的事情,指责中国也不会有说服力。
但武装德国,与中国无关,可以说针对苏联;武装日本,却明显不利于美国。说是反共,它得挨的上算。中国的北海省,居民七百多万,不可能让日军通过的——赫尔有可能对此提出批评。
但日本提出了“生存空间”和“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前者与我无关,但我不武装日本,日本早就会财政破产,提前开战了,这可以算借口之一。后者的效果更显著,这在中国也是很有市场的,民意比什么都好使,这算借口之二……
赫尔应该不会在此处作文章,这显然不利于中美关系,有破坏无建设。考虑到德国与日本,美国极有可能两面作战,绝对不会希望中国也成为敌人。
因此,我们一致得出结论,赫尔会提出批评,却不会抓住不放。“缓和中美矛盾,维护中美关系,确保中国不会倾向于日本,至少不会直接参与对美国的战争”,这些才是赫尔的目的所在。
坦克与飞机的情况不一样。不过据情报显示,苏联新生产了一种坦克,参数也没有,但据参与设计的人员所说,质量会有一个飞跃,远远超出中国现役坦克(损失一个情报网,七人的红旗小组全部被捕)。该坦克基本已经定型,预计明年初会装备苏军。
由于日本的不断扩军,中国海军明显落后不少。但这里的差距,原本就存在,不是一天两天了。要是这么考虑,中日海军的差距不是扩大了,反而是缩小了——这是我个人意见。我是航空母舰派,但还有巨舰大炮派的,这一派的观点以为两国间差距在扩大。
总而言之,国防军的更换装备与否,是在两可之间的。不过,我既然支持军方,内阁也就顺利通过了。我军领先,总比敌军领先要强,加之,换装也可以拉动经济增长的。事情也就正式确定了下来。
然后,又谈起美国国务卿赫尔的访华事宜。显然,我说的中国经济的问题,没有能够骗过芮恩施。中国经济确实存在问题,经济危机也很有可能发生。只是中国经济的问题,对于刚刚发生经济危机的美国,确实说不上问题严重。问题存在与否,都是有争议的。
芮恩施给国内的电报指出,“中国不能够阻止日本洪水的到来,就有意把它引入太平洋”——这实在不是一个友好的举措。美国人能够理解中国的想法,却绝对不能接受。对于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太平洋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美国国务卿赫尔宣布要来华访问。
我知道,日本一动手,美国一定会来人的,没想到会是赫尔。
不过想来也是稀松平常,中国海军在太平洋上是仅能排在第三,但以中国的实力,造舰就是个想法问题。而且,在第一、第二的实力相差不很悬殊时,第三的倾向就十分重要了。
如同中国无意与美国开战,也无意与苏联开战一样,这是一个战争潜力问题。一旦战争开始,不会轻易决出胜负,即便历尽艰辛终获胜利,也是得不偿失的。
美国国务卿赫尔要访问中国,我自然是表示欢迎。
我们讨论了一下赫尔可能会提出的问题,觉得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