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苏联人也曾派间谍破坏中国在里海的造船厂,失败被捕的很多,但也有成功的,却都不解决根本问题。造船厂多投过保险,即使没有投保,凭着手中国防部的订单,也很容易取得贷款,很快就恢复生产了。
到九月中旬为止,西方方面军并没有取得更多的战果,仅攻克了乌拉尔斯克。奥仑堡、奥尔斯克、萨拉托夫、古比雪夫都有苏军重兵把守,西方方面军攻势进展不大。
八月,苏联狗和KV并列,成了装甲部队官兵最痛恨的两样事务。其中,尤以苏联狗为甚。KV重型坦克在猛虎改和猛虎反坦克炮列装后,已不是问题。但苏联狗始终是个祸害,目标不大,行动迅速。战士们就养成了射杀一切狗的习惯。
后来,战士们一发现苏联狗,那狗肉就一定会出现在当天的餐桌上。苏军不使用狗炸坦克后,战士们也是如此。
其实,用狗炸坦克的成功率没有想象的那么高。霍东阁纯属点背。苏军训练狗的时候,多数会采用苏联坦克,狗上战场后容易出现敌我不分的情况。何况,狗也不是白痴,移动的坦克明显有危险,狗也不愿意接近的。
如果不是进攻高加索A集团德军的一部尾随高加索方面军,接踵而至,只怕围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数量会比守军少不少。那时候,攻守之势多半会颠倒过来了。
就是在这个时期,中德联合军事委员会才正式运转起来,海因茨·古德里安将军被任命担任的德方代表,中方代表则由陈庆良将军担任。双方在苏联战场的合作逐渐密切。
由此,德军在苏联的形势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
在乌拉尔河与伏尔加河之间,中国干脆修建了一条三百多公里的简易铁路,向西越过伏尔加河,直达德军补给中心,向东越过乌拉尔河,与中国在哈萨克的铁路网连接。
大批军需物资源源不断的从中国运往苏联战场。除了武器弹药外,德国所需的一切物资都可以从中国获得。虽然物资从生产地,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运输,才能抵达苏联。但物资输送途经地区,大都在中国境内,安全便捷。
而且,许多的物资,如被服、燃油和食品,德国都是从中国进口后,再由德国运输到苏联战场。现在则可以从中国购买后,直接运抵苏联。不仅节约了费用,也节省了运力。德军的后勤压力一下子减轻了大半。
有人说,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德军在苏联战场后勤无忧,各方面供给也丰富起来,士气终于恢复到去年同期,即德军士气的最高点。没有人再担心对战争胜负,苏联的失败只是个时间问题——今年不能胜利,就打到明年,如此而已。
除了把军需物资卖给德军外,中方也与德军进行了一些军事合作。起初,西方方面军只为德军的作战,提供些儿空中支援。中国空军与德国空军联合作战,是最初的合作形势。然后,西方方面军出动了两个师与德军合作攻克了阿斯特拉罕,使中国里海舰队能够顺流而上。封锁伏尔加河水路。
在斯大林格勒以上,伏尔加河极为宽广,河面宽度多在十公里以上,没有水军很难封锁住该河。空军的轰炸在白天尚可,在夜里的效果就惨不忍睹了。这条水道一直是德军的心腹之患。
九月初,中国舰队在伏尔加河上,与苏联伏尔加舰队连战了几场,终于凭着空中优势,越过斯大林格勒,开始封锁伏尔加河。苏联的往来船只一时间,大为减少。苏军想了很多办法,想消灭中国舰队,如,水鬼队、伪装运输船的攻击船队等,也炸沉过不少船,但都被很快就捞了起来,修复一新,重新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