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话是好听,说起来也很有气势,然总统一句话,军方可就犯难了。
打击日本,以当时的情况看,日本海军的实力倍于美国太平洋舰队,日本不来打击美国太平洋舰队,就烧高香了。但是,要求提出来了,就得办理,反正罗斯福的意思,也就是作个秀,表现下政治姿态。
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官欧内斯特·金上将决定对日本本土发动一次大范围的空袭,东京自然成为空袭的首要目标——不求战果如何,打了就算赢。
不过,这也不是很容易办到的事。
美国与日本距离太远,就算从夏威夷起飞,也没有美国飞机能飞这么远。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话,航空母舰就要接近日本本土。以目前的实力对比来看,这一举动,多半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美国人是很聪明的,海军的弗兰西斯·劳上校提出了一个好主意——“从航空母舰起飞,轰炸后不返回航空母舰,而降落到中国境内”。
这个主意相当好,解决了所有困难,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
中国现在是中立国,不是美国的盟友,肯定不会同意美国这么干的。不得到中国的同意,擅自行动的话,中国的反映实在不好说,未必会庇护飞行员。如果中国交出飞行员的话,问题就麻烦了。
不管怎么说,这是最可行的计划。军方就把这个计划(A计划)和“从航空母舰起降”(B)计划,一起报到了罗斯福那里。
报告请示上来,罗斯福也犯难了。B计划的危险性过高,一不小心,稍为意外,就会损失计划中使用的航空母舰,而这个损失是美国承受不起的。A计划损失航母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罗斯福考虑的却不是这个。中国会如何反应,实在不好说。
中国不会把飞行员交还给美国,这不符合中国的立场,也不符合中国利益。那中国就只剩下两个选择:严守中立立场,扣押美国飞行员到战后;把飞行员交给日本。
中国选前者,正合罗斯福的心意,但中国要对苏联动手,也不是不可能选后者的。一旦如此,不仅中国麻烦,美国也会很麻烦,罗斯福还不希望把中国推向于日本。
反复考虑,又参考了各方面的意见,罗斯福决定,先进行训练,为行动做准备。具体行动,则须罗斯福的直接命令。
42年初,B-25轰炸机在航空母舰上的起降训练,已经完成,金上将报告给罗斯福。但在春节过后,中国传来了不祥的消息——我的演讲已经表明了我的态度,中国准备对苏联动手了。
在这个时候,中国为了稳定南方,更会倾向于日本,恐怕会对日本妥协。这必会激起美国民众的不满,破坏中美关系,万一把中国推向日本一方,就得不偿失了。
罗斯福有些犹豫,遂下令继续训练,等候命令。
一直拖到三月中,日军进攻印度,面对国内外的批评和压力,罗斯福决定执行轰炸日本的行动——归根到底,这是个作秀行动,政治意义远远超出军事意义。不过,行动计划是以B计划为主,A计划为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