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纪振生说:“二哥,还是先别回去吧。现在敌人还在抓你呢。等我们先回去,看看风声安定些了,我们给你稍信来,你再回去吧。”
节振国笑了,说:“叫大队长,多别扭,还是叫二哥,听着顺耳。”
大家也说,大队长,先别回去吧。节振国说:“大家放心。我不会那么傻的。我回去也是悄悄回去。我看这风声紧,就不上工去,不在家里住。我有这么多好弟兄,在哪个弟兄家住还不一样安全?我一两天换一个地方,敌人想找我,那么大个赵各庄,哪儿找去?”
深夜回家叙别情(1)
一天夜里,节振国悄悄回到家,他把宝剑握在手里,按照平时的暗号轻轻敲门,妻子听出来是丈夫敲门声,急忙把大女儿叫醒,说:“快起来,悄默声的,你爸爸回来了。”说着,披上衣服出来开门。节振国看见妻子出来开门,后边大女儿也跑了出来。孩子特别懂事,踮着脚跑着,迎上来,扑到爸爸的怀里。节振国把宝剑递给妻子,一下子把女儿抱了起来。女儿搂着爸爸的脖子,趴到耳边说道:“爸爸,你才回来,我们都想死你了。”三个人进了屋,节振国看着二女儿和小儿子,正甜蜜的睡着,摸摸这个脸,亲亲那个脸,高兴的不得了。妻子要叫醒两个孩子,节振国说:“别叫了。醒了就吵闹。夜深人静,听的远。让别人知道了,危险。”妻子说:“倒也是,让他们俩睡吧。”说着要去做饭。节振国说:“别做饭。有剩饭吃一碗算了。要不,一点火,烟筒一冒烟,这半夜三更的,别人准知道是我回来了。”“好吧。”节振国妻子放上桌子,盛了一大碗剩饭,夹了一碟咸菜,一碟大酱,几棵葱,节振国香香地吃了起来。
“既然没有,我们就有个建立队伍的发展目标的问题。建立一个中队,太小了,建立一个总队,那要上千号人,一时半会儿扩充不了那么多人。咱们的近期目标就建立一个大队。从百八十号人到几百人,都可以叫做一个大队。大家说怎么样?”大家说可以。有的说,那以后人多,上千号人呢?节振国说:“那好办哪。到那时候,我们就叫总队好了。”
“那咱们这支队伍现在就起个名字,就叫做冀东工人抗日游击大队,好不好?”节振国征求大家的意见。大家说好,好,好。有人大声说:“成立大队就要有大队长呀,二哥就是我们的大队长,好不好?”大家一片鼓掌和叫好声。有人喊:“那以后,也不叫你二哥了,就叫你大队长了。”节振国忙说:“这可是个慎重的事。大队长是一队之长,紧急关头,决定对了,可以打胜仗,决定错了,就得打败仗,可能就得有弟兄流血牺牲。我呢,可以做个临时负责人。等我们的人多了,正式拉起队伍以前,谁能耐让谁当。当大队长,不仅要勇敢坚定,还要有智谋。我节振国不能说没有智谋,但有也是有勇少谋。还得靠……”下边刚想说要靠共产党,话到嘴边没有说,改口说:“还得靠大家商量决定。”
关清风看着这些年轻人热火朝天的讨论着,心里同大家一样激动,一样热血沸腾。听到这,关清风插话说:“我说振国,要我说呀,这大队长,非你莫属。就不要推辞了,你就满足大家的心愿吧。”
节振国说:“师父我不是推辞。别人不知道,您老还不知道徒弟这肚子里有多少能水,多大本事?工友中有能人。”
关清风说:“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说胡志发,对不对?他遇到事情比你能稳住神,比你有韬略,对不对?”
这句话说到节振国心里去了,他心里想的就是胡志发。他非常佩服胡志发,不仅遇事比自己能稳得住,量的更宽更远,比自己有智谋。他的背后还有周文彬。有周文彬这样的人在后边出谋划策,有共产党的领导,再难的事也有办法解决。说不定那一天,我们这个游击队就成为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了。节振国说:“是的,我就觉得胡志发大哥比我强多了,他当这个大队长,领导这个大队更合适。”
关清风说:“胡志发那个人我知底,他会大力支持你的。可是今天大家都是奔着你来的。你就是咱们赵各庄的一面旗,你说你不抻这个头怎么行?”
节振国说:“那好吧,我先抻这个头。以后大伙觉得别人更合适,我立刻就把这个位置让出来。好不好。”
大家七嘴八舌的说,大队长就别推辞了。
节振国说:“这个事先不说了。下午大家休息休息。晚上,趁夜就回去,明天照常上工。回去以后,大家都抓紧,一边发动人,扩充人,一边准备武器。扩充人,一定要可靠,宁可少,不要把不放心的人扩充进来。谁要扩充谁,要事前告诉我,说明他们的情况。武器嘛,有啥算啥。有大枪更好,没有大枪,鸟枪也凑合,大刀也行,最不济你还能找个镐把嘛。反正拉队伍的时候,不能空手。什么时候拉队伍,都听我的。对了,还有个事。刚才说的胡志发,还有梁凯,还有我那个结拜兄弟老三夏莲凤,都是我们的人。这样,我们就有了十一个人了。大家每人扩充两个人,就是三十三人。三十三个人,每人再扩充两个,就是九十九个人。到那时候,我们就可以拉起队伍干了。纪振生,你回去先找胡志发和梁凯,把咱们今天结拜的事和大家的同意的事情都向他们俩说说。过一两天我也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