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梁凯说:“‘无中生有’,经常听人们说,是说某某人说瞎话,把没有的事说成是有的事。可这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我却一点也不知道。爸爸好好给我讲讲。”
梁万禄说:“这无中生有之计,原话是‘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这两句话挺难懂,其实意思并不难懂。这里的诳就是无中生有,作假的意思。因此前一句话的意思就是用假象迷惑敌人,但是不要一假到底,适当时候把假变真,就能出其不意消灭敌人。后边一句话里的阴在这里指虚的意思,阳指实的意思。由虚到虚极,极则变,变为阳。合在一起就是利用各种假象迷惑敌人,再以真像消灭敌人。”
梁凯听得似懂非懂,说:“具体怎么办呢?”
德成和来成也拿柿子,咬开口嘬起来。德成告诉小四说:“像二哥这样嘬。没听说吗,老太太吃柿子横嘬嘛。”妈妈说:“老太太吃柿子横嘬,老爷子吃柿子就不横嘬了?”德成嘿嘿笑了,说:“谁吃柿子都得横嘬。”
大家高高兴兴地吃起大柿子来。小四也吃得甜甜的,吃得满嘴满脸都是黄黄的柿子瓤,不嚷嚷不要小窝瓜了。
“调虎离山”与“无中生有”
晚上,梁凯对爸爸说:“杨柳庄一带驻扎的日本鬼子大洋马小分队作恶多端,惨无人道残害老百姓。几次想找机会袭击它消灭它,总是不出好办法来。不打击这伙日本鬼子,那里的老百姓根本就活不下去。我们如果还不管,八路军游击队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就会受影响。老百姓会说,你们光说抗日,日本鬼子就在这里残害老百姓,你们怎么不抗呀?”
梁万禄想了想,说:“你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可是这里有三个问题,你仔细想了没有?游击队的力量太弱,敌人有日本鬼子小分队,有大量的警防队,力量是我们的几倍,十几倍。如果你们去硬拼,那就等于去送死。你们战死了不算,在那里打仗,那里的老百姓还得被鬼子杀一批。到头来,你们只落下一个不怕死的名声,不仅不能救老百姓于水火,还让老百姓搭上更多鲜血和生命。因此,袭击日本鬼子的地方,无论如何不能在村庄里,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力量相差太大。如果能把鬼子牵出村庄,他们总是同大批警防队在一起,就凭目前咱们联合县的游击队力量,就是全部调集来也不行。人数没有敌人多,武器没有敌人的好,咱们的平均战斗素质更是差的太远。就是把敌人摆在山沟里,也不容易很快把他们消灭掉。第三个问题,打仗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天时,现在这个季节,差不多天天是这样寒冷的天,没有明显利于我又不利于敌的天气,但也没有办法改变。那就要在地利和人和上动脑筋,选择有利的地形。再充分发挥老百姓痛恨鬼子,盼望消灭鬼子,为老百姓报仇雪恨的条件,袭击、打击、甚至消灭这股敌人。”
梁凯听着爸爸的分析,听得入神了。心想,爸爸呀,您什么时候在军事是上下了这么多功夫,想的这么周到。觉得爸爸说的头头是道。可是具体怎么做,怎么打,心里还是不太清楚。问道:“爸爸,能不能再说的具体一些。”
天早已经黑黑的了。炕边柜盖上放一个小油灯。豆粒大的火苗在一跳一跳的发出微弱的光,照着父子俩认真的表情。窗户遮的严严实实,不让冷风进来,也不让一点点灯光出去。孩子们都睡了。妈妈躺在一边听爷俩说话。屋子里静静的,只有外边的风吹着窗户纸发出呼啦呼啦的声音。
梁万禄和梁凯挨着躺在炕上。“要说得具体一些,”梁万禄把说话的声音压得低低的,“这里用得着两条计策。一条计策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十五条计策‘调虎离山’,另一条是第七条计策‘无中生有’。”
梁凯说:“这调虎离山计策我知道一些,就是想办法把鬼子调出村庄和据点,把鬼子调到对我们有利的环境中消灭他们。既可以避免伤害百姓,又可以充分发挥地利的条件。对吧?”梁凯对这条计策理解的相当深入,而且多次使用过。但是在爸爸面前还是怕理解有不够的地方,因此,说话很谨慎。
梁万禄说:“对。这条我就不用说了。你反正要想办法把鬼子调出来。我想这‘无中生有’计策你就不一定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