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梁万禄夫妇和二珠,领着小四,抱着小五,进屋收拾东西。德成、来成站在屋子外边同孙家弟兄说话。孙百祥叫两个弟弟孙百荣、孙百亮一起到锅伙去,好让德成和来成休息。孙百荣说:“二哥先去吧。我们知道锅伙在哪儿,那么近没事的。过一会儿我们俩自己去,也不是没在那里住过。”孙百祥先走了。这四个半大小子接着说话,说得十分亲热,十分高兴。
空着肚子过除夕
空着肚子过除夕
天渐渐黑了,是过大年的时候了。孩子们又累又困。从宣化府出来的时候实在太匆忙,什么食品也没有买。屋里有个水桶改做的炉子,旁边有个破锅,里面还有剩的小米粥,显然是孙百祥他们吃剩下的。梁万禄妻子把小米粥在炉子上热热,给几个孩子分着吃了。梁万禄夫妻俩都说不饿,一口东西也没吃,只是喝了点水。二珠和德成知道爸爸妈妈心里难过,也说不怎么饿,姐俩喝了几口粥。其余的都给三个弟弟吃了。吃完,大家都睡觉了。二珠和德成都把脸朝向墙在偷偷流泪。他们是看见三个小弟弟没有吃饱心里难过,看见爸爸妈妈一口东西也没有吃,深深心疼。
梁万禄夫妇看见孩子们都睡了,两人默默无言,相互垂泪,这是过的什么年哪。过大年连顿饱饭都没有吃上。好好的家,新裱糊的屋子不能住,大年跟下却被逼着远走他乡,躲到这几乎没有人的矿山上来过年。
大年三十上矿山
大年三十,梁万禄全家雇了一个骡子车,离开宣化府去龙烟铁矿。龙烟铁矿在宣化北边二十多里的烟筒山。山上到处是石场和矿井,人们叮叮咣咣地在石头上抡锤打眼安装炸药。炸药一点,轰隆轰隆,山崩地裂,满天飞石。炸掉的矿石被装到车上,一车一车运到山下,送到一个一个高炉中去炼铁。
采石工家属宿舍位于烟筒山下的一个不高的山坡上。孙百祥直接把拉梁万禄全家人的车带到他哥哥孙百宽住的矿工家属宿舍里。事先,孙百祥跟他哥哥说过,梁万禄一家如果在宣化呆时间长了,有可能到铁矿上来。三十这天矿上已经放假了。傍晚的时候车到了铁矿家属宿舍。孙百宽见到车来了,夫妻俩都出来迎接,把梁万禄一家让到屋里。
孙百宽说:“我还以为老叔老婶过完年来矿山呢。没有想到今天大年三十就离开宣化府,到这荒凉寒冷的矿山上来了。”梁万禄说:“荒凉就是偏僻。偏僻就是安静。到这安静的地方过年,不比那乱乱哄哄的城市里好呀。再说,这里还有你们这一家乡亲呢。过年就要同乡亲在一起。”
孙百宽在这里是第十六组的经理,手下有二三十个人。他住的房子也比较宽敞。家属宿舍都是一栋一栋的。孙百宽夫妻俩住一个单元。孙百祥住在同一栋房子的另一个单元。同孙百祥住在一起的都是单身汉。其中有孙百祥的叔伯哥们孙百荣,外号叫老双和孙百亮,外号叫小小。这两个人比德成都大一两岁,在西新庄都在一起拾过柴火。后来他俩都到宣化扑奔孙百宽来了。在西新庄,孙家和梁家平时来往并不多,再加上他们出来的时候也不愿意让更多人知道,所以这里聚集了孙家哥四个,梁万禄一家大小谁都不知道。孙百祥那屋里一起住的还有另外还有两人,一共五个人。
说是单元,实际上就是一间卧室,两家合用半间厨房。靠着炕沿有个炉子,连做饭带取暖。孙百宽的屋子有一铺炕,地上摆着一个吃饭用的方桌,还有两个装衣物的木头箱子。孙百祥的屋子,除了炕,还放了两张床。一个床上睡人,另一个床上放他们五个人的东西。
梁万禄一家在老家抗日是出了名的。全村人对梁万禄都特别敬重。他乡遇乡亲,本来就非常亲切,再加上对梁万禄的敬重,孙百宽见了梁万禄格外亲切。另外,孙百宽也听说梁万禄一家如今都姓孙的事。所以,他们把梁万禄夫妇让到炕头上坐,一口一个老叔的叫着。孙百宽媳妇张罗做饭,嘴里说着,人却没有动。梁万禄夫妇看在眼里,明白在心里,知道他们的生活一定很困难,只是让让而已。梁万禄老伴说:“都不饿,先别忙活了。你们看把车上的东西卸到哪里好?”孙百宽说:“都安排好了,老叔一家就住在孙百祥他们住的屋子,他们几个到锅伙去住,那里有他们住的地方。”
孙百宽把三个弟弟叫过来,嘱咐他们都要叫梁万禄为孙勇老叔,不许提姓梁一个字。要大家小心,这里到处有特务狗腿子。他还让他们帮助‘孙勇’老叔把车上的东西卸到他们住的屋子。孙百祥领着四个半大小子搬东西,梁万禄夫妇也要去搬。孙百宽说:“那点东西让他们五个半大小子搬吧。他们有的是劲。咱们说咱们的话。”
孙百荣和孙百亮哥俩同德成和来成好长时间不见了,有很多很多话要说。他们一边搬东西,一边说话。本来就没有多少东西。五个半大小子,再加上德成和来成,七个人一起搬,很快就搬完了。孙百宽告诉孙百祥说:“你们五个,现在就到锅伙去吧,让老叔老婶他们休息休息,他们一路上很累了。”
锅伙,实际上是简陋的大工棚,同赵各庄煤矿的锅伙差不多。一个大屋子睡好多人。锅伙里平时人就不是很多,现在过大年了,人更少了。不用说他们五个人,就是再有更多的人,锅伙那里也有地方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