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那边张步云正准备向段铁民辞行,去保定方面再作调解工作,没想到段铁民一见面就是咆哮道:“陈云杰区区一个小小师长,然要挟罢免边防大员,此风一开,中央政府威信何在!又铮有何过错?有什么地方对不起国家?有什么地方对不起天地良心?一定要他去职!好!你们一定要他去职,那就同时罢免陈云杰好了!”
张步云也不说话,开即备车出京,连保定也不去了,消息传到保定,直军将士无不愤愤不平,将边防军改隶于徐又铮的西北筹边使署,根本是换汤不换药,这不是在玩弄直系吗?
一时间战云密布,此时陈云杰的数万大军沿平汉路北上已直抵保定和曹明会合,两位院前任秘书长欧阳欣和丁权洤想作一下最后的和平努力,结果徐又铮没有牺牲自己挽回大局的觉悟,当即给拦了驾,丁权洤和欧阳欣都是长叹不止。
五月一日,保定发表了直军将士告边防军、西北边防军将士书如下:“直军全体将士致书于边防军、西北军全体将士曰:我辈谊切袍泽,情属手足,谨抒亲爱恳挚之宣言,敬告于明顺逆知大义者,夫同类不相残,同国无义战,千古之铁案也。……我国边防军、西北军之设制,为对外御侮之嚆矢,凡属袍泽,畴不以手加额,踊跃三百,边防有托,西北无忧矣。野心权利者,利用愚民政策,拥我数十万朔方健儿,以为同室操戈之用,不以防边,而以防内,凭借西北,讨伐西南,直视我堂堂国军,桓桓武士为一家之鹰犬。
这胜败就在将士的观念之间,湘军为了自救,人人抱着玉石俱焚的观念,张军则是人人腰包塞满了大洋,都想着如何回家去作富家翁,自然是溃不成军。
张军一路北溃,一路烧杀劫掠,退至岳州已不足万,被湘军俘获将官多人,共和以来有将官免死的惯例,只是各地被害人民控诉张军种种罪行,甚至有大批人民在湘军总部前伏地悲号,身着麻衣,请求湘军将其处以极刑,否则愿在总司集体自杀,誓不一人生还,民意难违,湘军遂组织军法会审,不日处以极刑,此事在南北之间倒无异议。
而直鄂双方都在调兵遣将,准备作了最后的一搏,张步云则扮演好好先生的角色,来往北京和保定之间,为曹明和段铁民牵线搭桥,作着最后的和平努力。
鄂方为感谢张步云这个好好先生,愿以副总统相许,而曹明开出的条件计有:取消安福系,徐又铮去职,程云鹏复职,属于鄂系的安福三总长去职,撤销边防军改编后陆军部直辖。
所谓边防军,则为原先之参战军,西洋战事既已结束,参战军已无继续存在之意义,但徐又铮忙名,改换名义而已。
但曹明和张步云又觉得徐又铮去职这一款太严厉了,遂将这一款取消,到了北京之后,段铁民表示可以考虑,而程云鹏夹在双方之间难以作人,不愿复职,这安福三总长的问题也顺利得到解决,只是在边防军的问题上双方争执不下。
第八卷第四十四章剧变
边防军是由徐又铮一手编练的,他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力持强烈态度,在会上他说道:“我们不能再退了……再退就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他提出的条件他一手操纵的三总长不能退出内阁,至多作人事调动,他本人的西北筹边使亦不能免去,边防军改由西北筹边使署直辖,他带着挑拔的语气说道:“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是不替督办留余地,而我辈今后也抬不起头来了!”
段铁民偏偏在这个时候意气用事,他当即拍桌子:“对,我们不能再退一步了。他们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