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共和军各部都不相信这只是个治安师团而已,甚至在《岛屿战争》一书中有这种说法:“六十二师团,是烈风仅存的一个四单位制师团,全师团的兵力有两万八千人!”
湖北虽然不曾出兵,但是鄂方对柳镜哓素有好感,一再表示:“柳师长本来就是湖北军人,这次在平汉、津浦抵御烈风军,我们虽不能亲临前线一同杀敌,但是接济些粮弹还办得到的!”
柳镜哓也不让湖北父老吃亏,他让汉阳兵工厂开足马力生产,每月接济四十万元,所有军火军资的采办都是痛痛快快地付了银子,虽然说价格低了点,可是总量极大,所以湖北方面也心甘情愿,象柳镜哓每月划给汉阳兵工厂七八十万元,汉阳兵工厂借机开足马力生产,甚至还购置大量新式机械。
只是这样一来,柳镜哓派往平汉路方面的总兵力达到六千多人,而陆子云总兵力也不过是五万人而已,在这种情况,柳镜哓对义勇联军的控制无形中加强了许多,象联军参谋长张亦隆现在就能大声说话,不像以前那般对陆子云毕恭毕敬了。
不过陆子云也不在意,他关健还是要和保定城的烈风军决个胜利,只是这一仗难打了铁勒军调到北京到保定一线兵力大约有两万多人,他们负责维护铁路交通,这些部队军纪不良,但也勇悍得很,打起仗往往是嘴里灌上一瓶伏加特就疯狂地往上冲,根本不顾及死活,尤其是其中的骑兵部队,更是不要命的主。
而烈风人也缓过气来。保定方面已经有两个师团又两个独立混成旅团,保定的独立混成第四旅团和独立混成第六旅团改编成了六十二师团,这个师团就是烈风人编成的新式师团,除了大队直属的步兵炮队外,没有师团下属的任何炮兵,但是每个步兵大队地兵力达到了一千五百之多,显而易见,这是专对针对陆子云这支火力很弱的部队而特别组建的部队。
而柳镜晓在沧州作战,而是依靠他统领的七省联军,除此之外,只有台湾萧迪吉象征性出去了少量兵力,在平汉路上陆子云的“河北义勇联军总指挥部”有将近五万刚刚改编完成的杂系部队,正和保定的烈风军苦战不已。
虽然说陆子云的部队士气不坏,但是训练很一般,装备也一般,陆子云还特地向柳镜晓要求增派部队,特别是烈风军向保定派出了新编的三十二师团之后,陆子云的压力一下就大了起来。
他手底下的部队,能完全掌握地住也只有一万多人和柳镜晓派出的两个步兵营,除此之外各路杂牌虽然经过改编之后,愿意服从他陆子云的命令,但往往是调不动,为此陆子云特别向柳镜晓要求向平汉路增调步兵四个营,炮兵一个营,同时要求补充军官一百名。
沧州苦战,柳军损伤也很重,虽然能就地征补部分军资兵员,但还是领事于后方补给,特别是伴随着战争的发展,各省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到现在为止,七省已经累计出兵二十四万,随军人员六万,但此一数字尚远远不能满足部队之需要,让更多部队都有不少的缺员。
因此陆子云索要这个四个步兵营又一个炮兵营,看来不多,可以实际却是让柳镜晓心痛不已。
在平汉线方面。烈风人最多也只是动用了三个警备步兵师团和三个独立旅团,比起津浦路上最高峰时近三十个师团和独立旅团,总兵力六十万的烈风军,只是个小小的次要战场。
以致于津浦路的各个部队有人讽刺道:“陆子云不过是运气好罢了,在平汉路上,烈风人不但是兵力少,而且部队素质也不行!换了谁。早就拿下保定了!”
但就是这个六十二师团,曾经在保定屡战屡败的部队,被烈风人自称“面对优越之敌,长期的作战中官兵同吃一碗饭,形成了以少胜少地传统”。在日后的东京湾会战中,面对着无论是装备还是兵力占了绝对优势的共和军,防御坚韧无比,硬是在优势的共和军中边撤边打,一路组织防御,以一万两千人的兵力一直支撑了二十天之久,被烈风人称为“东京湾会战地中坚部队”。
而老牌地二十四师团。动用全师团兵力,三个号称烈风第一流的步兵联队附属大量部队发起的反击,被共和军轻轻在一日之内击破,二万人的伤亡除了夺占了一个小小的高地之外。全线毫无进展,以致于经过这一天地进攻,整个烈风对于战争已经失去任何希望,就象仁孝天皇私下的谈话:“这场战争再持续下去没有意义,是应当做出圣裁的时候!”
但是这个残破的六十二师团仍在继续坚持,柳镜哓也不得不夸赞为:“老兵骨干多,部队团结性好,作战有经验,是第一流的部队!”
柳镜晓一个步兵营一般在五百人以上,炮兵营亦在三百人左右,这就是一千八百名官兵,加上军官就是两千名,足够补充一个师的缺员了。
但是限于平汉路的重要位置,柳镜晓最后还是大大方方给了六个步兵营,两个独立炮兵营,此外还有经过紧急集训的连排军官二百名。
这些步兵营都是八百人的大营,加上柳镜晓把平汉路全权委托给了陆子云,陆子云的腰杆一下子就壮了起来,当即将各路义军重新进行改编以加强控制。
最终卷第十五章胜算
柳镜哓的步兵营抵达平汉路之后,一律与原义勇军杂系部队编成独立团,作为骨干部队使用,再加上柳镜哓一口气从汉口给补充了大量的武器弹药,他有心在平汉路干出一番大事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