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节 爷孙谈心
“你父亲说,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臣,纯属书生之言,尧舜之所以为尧舜,在于他们能统帅群臣,重用贤才,所以才能被世人称颂,最重要的是没有人谋反成功,否则一切都是空的。”
朱允炆觉得皇爷爷说的似乎是对的,但似乎又有哪里不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朱元璋说累了,就坐下来,拿起茶杯要喝,发现没有了,朱允炆赶紧上去倒了一杯茶,递给朱元璋。朱元璋润了润嗓子,说道:“允炆,今天说了不少,咱们就随便聊聊别的话题吧。”
“好的,皇爷爷。”
“朕建都在金陵,但是很不满意,允炆有什么看法吗?”
“谋逆可以当皇帝啊。”
“是啊,可以当皇帝,你知道皇帝的权力有多大吗?亿万人匍匐在你的脚下,你的喜怒哀乐会影响亿万臣民,你一言可定任何人的生死,你富有四海,拥有无尽的财富,天下美女任你予取予求。最重要的是,做了皇帝,就不会看任何人的脸色,而是让所有人看你的脸色。这就是无上皇权的魅力,你明白吗?”朱元璋站起来,说到激动时,挥舞着双手。
朱允炆看着朱元璋,他意识到朱元璋做了二十六年的皇帝,权力已经浸淫在他的每一个细胞里,他对权力的陶醉,对威胁他权力的人、那些谋反的人那种恐惧、那种愤怒是朱允炆不可想象的。
“皇爷爷,孙儿知道,但是......”
朱元璋打断允炆的话,说:“不,你不知道,如果蓝玉成功了,我们朱家会怎么样呢?你想过吗?我们朱家每个男丁都难以活命,即使活着也是生不如死;朱家的女人可能被赐给新朝的功臣,或者沦为娼妓。这一切你想过吗?没有谁生来就是皇帝,都是在权力场里拼杀出来的,在战场上拼杀,在朝堂上拼杀,最后才能有一个幸存者。现在是我朱元璋,但是难道别人不觊觎吗?”
“皇爷爷,建都确实是个大问题,目前建都的好处在于地处江南,财税重地,缺点也在于地阜民丰,容易有奢侈攀比之风,后世怕会志气消磨,出现陈后主或者李后主这种不肖子孙。”
“是啊,朕也担心这个。所以让你父亲去陕西、汴梁考察,看能否在陕西建都,在陕西建都的王朝,都要长久一些。但是自唐以后,陕西没落,不适合作为首都,汴梁也类似。还有人建议在北平,北平做过元的都城,地势群山环绕,也可以建都。”
朱允炆愣住了,他想起了梦中明史中,那个被囚禁了五十年的儿子朱文奎,那位四叔夺位之后,就将自己的兄弟贬为庶人,儿子囚禁到五十多岁,是四叔朱棣的重孙才将他放出来,但是长期囚禁,朱文奎连牛马都不认识,活了几年就死了。虽然自己现在还没有儿子,但是一想到这个,心里不由得发抖。
“允炆,谋反是什么?你明白吗?对任何一个皇族来说,谋反都意味着有人不仅要杀你,而且还要杀你的亲人。允炆,有人要杀你,你还要对人宽厚吗?”
朱允炆语塞,是啊,都有人要杀我了,我难道要把命交出去吗?而且,自己的家人呢?皇爷爷、母亲、自己的弟弟妹妹,难道都要把脑袋交给别人,等待别人的怜悯吗?
“不,我不会,皇爷爷,我明白了,谋逆不用酷刑不足以遏制世人的觊觎之心,原因在于皇权让无数的人向往憧憬,乃至铤而走险。”
“是啊,皇爷爷老了,时间不多了,能够帮你做的也不多了,所以未免有些急躁,其实朕知道肯定有人是冤枉的,但没办法分辨,也没有时间去分辨。允炆啊,做皇帝难啊,没有时间回顾过去是否做错了,只能往前走,因为永远有事情要你处理,只有处理好未来的事情,才会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