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建文天下 > 第三十二节 各方反应

第三十二节 各方反应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朱棣大喜:“朱允炆这小子还是太年轻啊,做的事情处处漏洞,竟然造成了这么严重的后果。”

道衍也站起来道:“这正说明王爷是天命所归啊,贫僧为王爷贺!”

两人对视片刻,同时哈哈大笑。

最后,燕王决定让各地的探子散播皇太孙穷兵黩武,而且不懂军事,大明将士很可能埋骨异乡,无法归家;间或传播,燕王英明神武,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是大明将士的理想统帅等等。

“怎么说?”

“王爷一向以军功著称,各路悍将都愿为你所用,这是您的基础。他们愿意跟从王爷有两个原因:一是王爷精通兵法韬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二是皇太孙不懂兵事,边将怕被弃用,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他们就没有用武之地了。但是如果皇太孙也以兵事著称,那么您的优势就要小很多,因为如果都可以得到朝廷的重用,为什么要造反呢?难道就是经常见面,比较熟吗?不是的,俗话说得好,杀头的买卖有人做,赔本的买卖没人做,没有好处是不会有人跟着造反的。”

“但这是双刃剑,讨好了武人,就得罪了文臣,从目前的态势来看,武人士气高涨,但是文人则有太多的不甘,如果皇太孙连年征战,那么武将的地位就会进一步提高,文臣能不妒忌吗?所以才打算暗中使绊子搞坏啊。”

朱棣皱眉道:“但是文人没什么用处啊,关键还是靠武人才行,如果允炆把武人的心拉过去,那就没什么希望了。”

“这不一定,文人的作用也很重要,他们的观念往往是大明的主流,如果他们觉得皇太孙穷兵黩武,那么天下人就都会觉得皇太孙穷兵黩武,那时候,皇太孙就会失去民心。没有人喜欢打仗的,何况是跟着一个不会打仗的人去打仗。”

在朱允炆静思的这段时间里,朝野震荡,泛起了丝丝波澜,徐辉祖、常升出京练兵备倭,李景隆任平羌将军,镇守西凉。礼部、兵部的官员频繁到武学视察,以关心下属的名义,约谈齐德、黄子澄等人,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对,大师,你说的对,这个有点类似于你之前和本王说过的谶言,只不过这次借读书人的嘴里说出来。至于武将之心,本王就派人散播谣言,说皇太孙好大喜功,但不懂军事,恐怕我大明的将士要埋骨荒漠,不得还乡啊。”

“对,王爷就是这个意思,还要强调燕王熟读兵书,战功卓著,只有在您的带领下,才能打胜仗,不会枉死他乡。”

“哈哈哈,”朱棣狂笑起来:“大师,没想到朱允炆殚精竭虑创建的武学,在大师眼里那么的不堪一击,反而变成我们的有利因素,大师真是高明啊!”说着,朱棣向道衍拱手称谢。

“而且这还引起了皇上的不满,王爷您看,开学的第二天,皇太孙就到鸡鸣寺静思十天,且不许和外界联系。王爷,您觉得皇上是什么意思?”

朱棣声音都发抖了:“你,你是说,,父皇有可能易储?”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