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建文天下 > 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雄的时代,过去了

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雄的时代,过去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嗯,孙儿明白。”

朱元璋斟酌了好一会儿,才道:“允炆,今天爷爷就和你把话说透吧,朕本来是打算将冯胜、傅友德、王弼全部处死的,但是时势所逼,傅友德战死,也算死得其所,朕也给了他死后哀荣。朕知道傅友德曾经找你照顾他的儿子傅让,其实他多虑了,朕还是能容得下这个傅让的。朕曾经想过最完美的结局,那就是傅友德、王弼战死塞外,但大军安全归来,那时候朕会赐死冯胜,一了百了。”

“可是朕失算了,傅友德战死,军心不稳,再加上那个王行编的儿歌,朕不得不考虑对军心的影响,如今朕的身体恐怕再也好不起来了,只能交给你处理了。”

“允炆,”朱元璋神色凝重的看着朱允炆道:“你一定要记得,不要赋予冯胜兵权,这个人做事情没有远见,喜欢肆意妄为,偏偏善于用兵,朕也是不得已才用他,而且朕也能够驾驭它。而你则差得远,如果他有了兵权,搞不好就会蛮干,酿成大祸;待你继位之后,你派人告诉王弼,只要他表现良好,你会恢复他的世袭爵位,这样就可以稳住他。”

“至于郭英、耿炳文是可以信任的,如果有大事,可以任用他们。”

“其实,爷爷很高兴,这次建绥远城虽然代价很大,但是却是值得的。帝王做事首重传承,如果你没有建绥远城的勇气,那么爷爷也不会做,因为做了,你守不住也是枉然;但是你既然想做,那么爷爷就会帮你,其实这次也不算完全的失败,只要你能记住此次战役的教训,将士的牺牲也算值了,因为爷爷可能帮不了你多久了。”

“不,爷爷会长命百岁的。”听到听到朱元璋很淡定的谈论生死,朱允炆有些害怕,赶紧插话。

朱元璋却摇了摇头,笑道:“允炆,今天正好有时间,爷爷有些事情要和你说一下,你一定要记住。”

“嗯。”

“允炆,你施政过于宽厚,这不是好事情。君王宽厚,臣子就会玩忽职守,最终酿成大祸,那时候你不得不处置他,这就会失去宽厚之名,让其他的臣子有兔死狐悲之虑;如果你不处置他,那么国家就离灭亡不远了。自古以来,朝代因为严苛而亡的很少,大多都是以宽仁而亡,开国之君能把握好宽、严的尺度,后世之君往往把握不好这个尺度,一味宽仁,群臣失去敬畏,丧军失城都没有惩罚,这样怎么可能不亡?比如汉末宦官当政,只要贿赂就可以免罪,怎能不亡?所以曹孟德执法严苛;金国卫王永济不处置丢失大同的胡沙虎,最后反而被胡沙虎所弑;元末军阀乱政,毫无法度可言,爷爷才有崛起的机会,爷爷执法严苛,这也是为了去除元末之弊。”

“常说爱民如子,君父君父,其实君王就和父亲一样,臣民就如同不懂事的孩子,你现在刚有了孩子,还没有真实的感觉,以后你会明白。你如果对孩子好,他就会忘乎所以,最后你不得不发脾气,惩罚他,孩子呢,却觉得很委屈,觉得你喜怒无常,还不如您一开始就告诉孩子这个不能做,那个可以做,如果做错了会怎样惩罚他。臣子也是如此,也许你认为臣子都是饱学之士,不会忘乎所以,其实不然,爷爷起兵以来四十多年了,也做了接近三十年的皇帝,大臣都是这样子的,不论是名儒、大儒,还是目不识丁的武将,都是如此,更不用说那些一辈子在村里种地的农民了。”

“《左传》中子产论政中说的很精到:‘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昔日的诸葛亮、曹孟德、周世宗柴荣莫不如是,宋赵光义无能,以宽仁待臣下,国弱地削,最终为元所灭,你一定要仔细揣摩子产对于猛、宽的描述,在实际施政中仔细体会。”

“君王是要让臣民敬畏的,所以偶尔的喜怒无常是必要的,前朝帝王这种事例很多,你可以自己研读一下,当然你的那些臣子是不会帮你研究这些的,得靠你自己。”

“嗯,孙儿记住了。”朱允炆想起了原来时空中的李景隆,损失百万大军,自己也没有惩罚他,他没有感恩,反而开了金川门,成了朱棣的臣子,这难道不是宽仁有害的铁证吗?

“还有,最近爷爷身体不佳,想了许多事情,燕王不可不虑,爷爷活着,他不敢反;同样,你只要不出错、不逼他,他也不敢反。爷爷记得当初问过你的处置,你当时答应的是‘以德怀之,以礼制之。如不可,则削其封地,又不可,则废置其人,又甚则举兵伐之。’这很好,你只要有这个耐心,那就没什么可以忧虑的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