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平叛之议(一)
“第一、燕逆起兵谋反,朕估计北平周边的卫所很快会投降,比如通州、密云、蓟州、遵化等地,所以不出一月,其兵力就会达到数万之众。北军素来善战,燕逆到时就可以和朝廷的军队进行十万以上规模的会战了,所以一旦前线的将领玩忽懈怠,就必败无疑。”
“第二、周王、冯胜、王弼在大宁叛乱,很可能与燕逆有勾结,所以其八万之众可能会很快进入长城,两者合兵,朝廷之军就需要三十万以上方能与之抗衡。”
“第三、自洪武末年我军漠北惨败以来,蒙古人势力大增,朕可以想象,当大宁军也进入长城后,开平、大宁就会变成蒙古人的牧场,如果他们再越过长城,那么就可能是逆天大祸了。”
“第四、形势的恶化,还会引起连锁反应,说不定其他藩王也会有异样的心思,这也是朕忧虑的一个地方。”
话音刚落,众皆大惊,卓敬站起来道:“宋将军遇刺身亡,皇上悲痛,臣可以理解,但赏赐是否太厚?”
其他人也纷纷请朱允炆收回成命,尤其是何福、顾成更无法接受,他们已经年近花甲,却没有爵位在身,宋忠遇刺身亡,就追封忠贞侯,还世袭伯爵,这让他们眼热、妒忌不已。
朱允炆站起来,双手虚按:“诸位,朕知道诸位所想,认为宋忠赏赐过重,从其功劳来说确实有些重。但是,朕可以肯定的说,宋忠为燕王所杀,他是朝廷平定燕王叛乱而死的第一人,所以朕要厚赐于他。朕不仅是要褒奖宋忠的功劳,还要让众卿明白,平定燕逆,朕会不吝赏赐。朕也希望诸位能够勠力同心,早日平定燕逆!”
“愿为皇上效死!”听了朱允炆的话后,众人非常兴奋,齐声跪地谢恩。
朱允炆抬抬手:“大家起来,朕今天有些心里话要说。”
“谢皇上!”
“朕首先定个基调,此次平定燕逆之乱,朝廷的赏赐不会低于驱除北元。”
啊?众人都惊诧的瞪大了眼睛,别说年轻的国公了,即使何福、顾成等老将也没有将燕王叛乱放在眼里,在他们看来,燕王最多也不过局促于北平一隅,兵不过十万,朝廷军力超过百万,钱粮更是远远过之,平定叛乱是理所当然的,皇上怎么会看的这么重呢?
看到众人的神色,朱允炆暗自叹息,也许历史上的靖难就是因为过于轻视燕王才一步步走向失败的吧。自己不懂军事,也不能上战场,能做的就是提醒将士,要重视燕王。另外用重赏激励诸将杀敌,对了,还有军法要严厉,大军出征,首重军法。
朱允炆拿过指挥棒,走到墙边的地图前,众人连忙跟上去。朱允炆点着地图道:“如今的形势让朕很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