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平叛之议(三)
给事中商量后,放过封赏诏书,还是封驳了燕王的悬赏诏书。
封驳回来的圣旨,放在乾清宫的龙书案上,朱允炆沉默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天慢慢黑了下来,乾清宫已经掌起了灯火。朱允炆回过神来,令刘振去请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卓敬、王度、解缙等人过来议事。
时间不长,齐泰等人陆续来到,朱允炆什么都不说,只是让他们看看被封驳回来的圣旨,每个人看了之后都若有所思。
当众人来齐之后,朱允炆指着诏书道:“这已经是给事中第二次封驳圣旨了,他们认为对朕应该以仁爱之心,感化燕王,而不应该斩尽杀绝。大家议一下,怎么办?”
......
因为燕王谋反的确切消息还没有传到京师,所以只发布了调兵令,宋忠、谢贵的封赏以及对燕王的赏格的圣旨都还放在乾清宫,等待最后的消息。不过文渊阁、武英殿的群臣已经开始忙碌起来。
十月初三,征虏大将军耿炳文、辽东都司耿璇、直沽总兵郭玥的奏折陆续到了京师。京师哗然。
朱允炆立刻下令,授耿炳文为平燕大将军,何福、顾成为平燕副将军,集兵三十万于真定,主持平燕。
追封宋忠忠贞侯,赐伯爵世袭铁劵,嫡子袭爵,老夫人一品诰命,夫人从一品诰命,其他赏赐有差。
王度等人互相看了一眼,心道:大晚上的把我们叫过来,就为了对付几个给事中啊。不过对于朱允炆没有蛮横的罢免给事中的做法感到满意。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君王胡作非为是不好的,限制限制也不错。
方孝孺许久没有参加此类会议,但他毫不怯场,第一个发言道:“皇上,微臣以为此事是皇上错了,给事中没有错。系辞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燕王虽然谋逆,但贵为亲王,为高皇帝亲子,如何能以斧钺加之,死于鄙人小卒之手?况自古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大夫尚不可加刑,何况亲王,皇上此旨宣布到军中,则将士必奋勇争先,以杀燕王一脉为乐。如此则天家血脉的尊荣何在?皇上也是高皇帝骨血,孝康帝嫡子,难道不怕乱臣贼子之心,从此不息?臣恐国家将无宁日耳。”
追封谢贵正气侯,赐伯爵世袭铁劵,嫡子袭爵,夫人从一品诰命,其他赏赐有差。
令宗人府废除朱棣一脉宗籍,全部贬为庶人。斩杀朱棣者,无爵者封侯,有爵者封公,公爵选一子世袭侯爵。另外斩杀叛军大将者,依次封赏有差.....反正者无罪,立功者受奖......
朱允炆的诏令引起了轩然大波,朝臣都被朱允炆的杀气腾腾吓到了,平心而论,朝臣大多觉得朱棣造反不足为虑,因此集体反对追封宋忠、谢贵侯爵,另外也觉得皇帝待自己的叔叔过于无情。
朱允炆在乾清宫召见了六部尚书、五军都督府的高官,全面的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听到皇帝将平燕等同于驱除元兵,大臣们都被雷的不轻,除了少数人若有所思之外,大部分人都反对。经过一个下午的辩论,武将们基本都被说服,但文臣们却还是固执己见的居多。
所以第二天,礼部给事中封驳了封赏诏书和对燕王的惩罚诏书。朱允炆大怒,再次发了圣旨,还附上一则手书:“逆贼人人得而诛之,燕贼谋反,杀戮重臣,北疆战乱,黎民涂炭,万死不足以恕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