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路上
“而且什么?”
“臣在京师听到一种说法,因为黄河不能向北改道,只能向南,所以淮北地区连年水灾,已经成为一方泽国,民不聊生。”
“有这等事?”朱允炆奇道:“修建运河不是利国利民的事情吗?为什么会出这种事情呢?”
齐泰苦笑道:“皇上大志,意图沟通南北,混一宇内,运河是必须要有的,但却苦了淮北百姓,昔日的鱼米之乡,尽成鱼鳖之国。”
“怎么从没有人和朕说起此事?”朱允炆脸色阴沉,心情极差。
“回皇上,再过一个多时辰就到了,天黑前可以到达大名府。”
“嗯,知道了。”
朱允炆关上窗户,看着齐泰,突然问道:“齐尚书,你北上的时候见过黄师傅了吗?”
“见过了。”
“他还好吗?朕快有一年没有见到了,上次北上时是沿运河北上,没有过开封。”
“唉,”齐泰跪倒在地:“皇上,请恕臣直言,先帝的雄才伟略,冠绝古今,为何不修建运河?修建运河其实并不困难,宋尚书修建运河,二十万民工,一年即成,但困难的是如何保持运河畅通,还有就是要驯服黄河,这谈何容易啊!”
“那你觉得,运河不应该修建了?”
“也不是,臣以为,运河确实非常需要,否则南北货运就会出现许多问题,如今运河上商旅众多,取消也不现实。但臣只希望皇上能够顾念淮北百姓,另外也要注意洪泽湖畔的祖陵,一旦被水淹没,皇上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良久,朱允炆点点头,道:“等过了开封,见过黄师傅后,朕要去祭拜祖陵!”
“皇上圣明!”
“他,”齐泰犹豫了一下,道:“子澄兄还好,就是有些过于操劳,填了不少白发。”
“哦?”朱允炆愣了一下,道:“你没有劝劝他注意身体吗?”
“这个,”齐泰想了想,摇摇头道:“子澄兄的为人,皇上应该是知道的,非常较真,他做了河南布政使后,一直勤勤恳恳,唯恐出现什么纰漏,但是这两年黄河经常发洪水,河南受灾不轻,另外会通河开凿之后,为确保运河安全,子澄兄日夜忧劳,调集大批民工修筑河堤,确保会通河的安全。”
“什么意思?”朱允炆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会通河与黄河有什么关系啊?”
“臣不懂河工,但是和子澄兄聊天时倒是略知一二,会通河一段水源奇缺,极易淤塞,为保护运河,则必须加固河堤,防止黄河向北改道,所以需要大批民工。而且,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