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〇一章 蜀王的选择
望着朱椿额头的汗珠,朱允炆略微有些失望,朱椿所说的和他的预期有些差距,不过他也能理解他,朱椿作为藩王,身属其中,有些话,有些事情只能点到为止。
想到这里,朱允炆脸上浮出笑意,走下台阶,扶起蜀王朱椿,朗声笑道:“十一叔,您真不愧是先帝称颂的‘蜀中秀才’啊,您的想法非常好,不过您能不能上一份正式的奏折呢?朕想好好参详一下,怎么样?”
“......”朱椿连忙跪倒:“微臣遵旨!”
朱允炆拉住朱椿的手,哈哈笑道:“王叔,不必如此,我们是一家人啊!”
“谢陛下!”
“所以,朕的王叔中,除齐王外,就以王叔您为最长了,所以朕只好请教您了!”
“如何才能不伤及天家骨肉之情,又能让藩王和朝廷相安无事呢?”
......
蜀王朱椿的额头流下了汗珠,这个问题太尖锐了,他也是博览群书之人,历朝历代的封藩、撤藩、削藩,史书上简单的几句话,其中不知道隐藏了多少刀光剑影,多少宫廷血泪,多少生灵涂炭......
可是这个问题还不能不回答,朱椿脑筋急转,决定冒险一搏,他离座跪倒在地:“陛下,请恕臣直言!”
“对了,朕打算任命蜀王叔为宗人府宗正,执掌宗人府,从此常驻京师,可好?”
“这,微臣领旨!”
“呵呵,蜀中之事不必担忧,朕看悦谦老成持重,蜀王府让其主持,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碍!”
“陛下说的是,陛下说的是!呵呵!”朱椿干笑道。
“无妨,朕与您骨肉至亲,没什么不可以谈的!”
“陛下,我朝立国与炎汉相类,汉高祖诛暴秦而定天下,先帝驱蒙元而四海归一,汉高祖和先帝都选择了封藩诸子,但汉有七国之乱,而我朝又有燕王作乱,究其缘由,臣以为,无非是诸王拥有兵权,又远在封国,长久不得相见,一旦有小人挑拨,就会横生变乱,所以臣以为从两个方面来防止类似的事情发生......”
“说说看!”朱允炆坐正了身子,欣喜的望着蜀王。
“一是藩王不得干预文武吏事,二是除藩王觐见外,藩王诸子封爵前尽量待在京师,接受陛下的教导,这样到了地方上就能忠心王事,不敢有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