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〇五章 语重心长
“那你打算怎么办?莫不成要辞官?”
“这?”郭任张了张嘴巴,却没有说出口。辞官,哪有那么容易?十年寒窗苦读,位居侍郎高官,岂能一朝弃之?
......
郁新注意到了郭任的犹豫,却没有继续说话,而是拿起茶杯,轻轻抿了口茶水。
“实在不行,郭某也只有辞官一途了!”郭任思索良久,额头青筋暴起,最后一字一句的说道。
“那么,这种方式有没有什么弊端呢?”
“这个,如果说是弊端的话,那就是花钱太多了,近卫军士兵每月饷银一两五分,月饷谷肉约一两,如今近卫军大约在十五万人左右,这些人一年的固定支出就要四百五十万两,如果算上军官的支出,那么要接近五百万两,再加上盔甲、刀剑、火枪、火炮、火药的补充,每年供养近卫军,朝廷就需要支出七八百万两白银之多,而这些银两,肯定是朝廷出,卫所只能出一部分粮食而已。”
“而我朝去年的岁入,折合成白银,大约五千三百万两,但其中八成为粮食、布匹、盐、铁等物,白银并不多。”
“虽然前年开始,各地允许用白银、银票代替粮食缴纳税赋,但效果并不好,所以朝廷的现银缺口非常大,这两年陛下圣明,官员的俸禄大多是现银,很少出现大明宝钞,但现在加上近卫军,现银缺口会更大,搞不好容易出现问题。”
“呵呵,郭大人说的很对,那么目前来说,朝廷财政可以支撑吗?”
“呵呵,”郁新摆了摆手:“郭大人,你有这种心思很好,老夫很欣赏。老夫执掌户部,上为社稷天子解忧,但下要心怀百姓疾苦,决不能做害民媚上之人!”
“那大人的意思是?”
“不,”郁新摇了摇头,抬头望了望车顶:“这两年,老夫越发觉得精力不济,恐怕熬不了几年了,一旦老夫乞骸骨,会推荐郭大人来接任户部尚书,所以老夫要你答应,无论任何情况,都不能轻易放弃,否则就是大明黎民百姓的罪人啊!”
“一两年还可以,但以后恐怕又会重新发行大明宝钞!”
郁新抚了抚花白的胡须,沉思了一会儿,道:“那么,郭大人以为,近卫军是否还会再扩张呢?”
“这个,”郭任凝神思索了一会儿,脸色也开始发白,声音也有些颤抖:“按照陛下的心思,朝鲜、倭国、蒙古是一定要打的,那么,近卫军肯定还会扩张的,可是,钱从哪里来呢?”
“是啊,陛下心思果决,想要学汉武帝征服四夷,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只能想办法去筹钱了!”
“大人,难道我们要学桑弘羊那样盘剥百姓,曲媚君上吗?我郭任绝不做这种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