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废藩置县
让李芳果继位已经不可行,在如今的形势下,不太可能有人冒朝鲜之大不韪与明军合作,即使是李芳果也不敢这么做。
就在朱允炆焦头烂额的时候,平安的奏折到了,朱允炆看了之后,感觉心头的大石去掉了大半,根据他有限的历史知识,觉得帖木儿应该是死了,历史上他死在东征的路上,现在因为朱允炆的提前准备,他死在准备东征的过程中,似乎也合情合理。
如此一来,朱允炆心里慢慢有了一个决定。
......
傅安的身份很快被确定为真实,之前鸿胪寺的同僚和兵部的同僚都证实了其身份。
本来,朱允炆想好好安抚一下徐妙锦,打算好好陪她几天,但是朝鲜的形势越发恶化,让他不得不紧张应对。
事情如张紞等人所料,李芳干死讯传开后,对于议政院的声明,朝鲜没有几个人相信是李芳远干的,而明军谋害李芳干,嫁祸李芳远的消息却流传甚广;而李芳远在庆尚道为李芳干发动盛大的祭奠仪式,在仪式上李芳远大声宣读了祭文。
在祭文中,李芳远先追忆了与李芳干在一起的岁月,回忆了一起跟随父亲李成桂创业的艰难岁月,不仅表扬了李芳干的高尚情操,还缅怀了其对李芳远的臂助之情。
尔后,李芳远又后悔没有及时与李芳干沟通,造成李芳干对其产生误会,在明人的挑拨下与李芳远火拼,事败后,又在明军的保护下逃亡平壤,最后被明人扶持在汉京成为傀儡。
如今李芳远为了朝鲜民族在做最后的抗争,而明人竟然利用完李芳干之后,就将其杀害,还栽赃到李芳远身上,这让李芳远哭笑不得,李芳远与之感情深厚,断然不会做这种猪狗不如之事,苍天可鉴,如若李芳远食言,那么愿死在刀剑之下。
按照另一个时空的记忆,朱允炆的心里放下了一块大石。
最后李芳远痛斥明国枉为天朝上国,却恃其强大,利欲熏心,攫取西京平壤的大片土地还不满足,还要奴役他整个朝鲜,李芳远在此立誓,绝对不会停止反抗,即使剩他一个人,也要坚持到底!
更让朱允炆愤怒的是,李芳远号召所有的大明属国,一起起来反抗明国的暴政,他号召蒙古袭击明国的边关,号召倭国袭击明国的海疆,号召帖木儿汗国进行嘉峪关,号召安南......
这道祭文很快以檄文的方式传遍朝鲜,仁人志士闻之无不痛哭流涕,山贼草寇无不矢志报国,草头百姓无不义愤填膺,一时间烽烟四起,乱军四起,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当张紞的这封奏折送到朱允炆手里时,朱允炆真的怒了,他觉得自己还算一个好人,虽然想谋夺朝鲜,但是也没有李芳远说的那么卑劣啊,自己还是想给朝鲜百姓带来好的生活的啊,虽然李芳远必死无疑,但对于李芳干,朱允炆本打算等朝鲜稳定下来,让其上书献土,然后封其个公爵,世袭罔替,也可以成就一番佳话。
可是这一切,都让李芳远给毁了,如今大明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