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出击方案
都明举的不由得让人眼前一亮,他跳出了眼前的局面,将目光盯在了汉京城,如果能够占领汉京,确实是改变危局的最佳方案,但是,还有一些问题要解决。
还是尹峰,他立刻看出了都明举方案的问题:“都老将军,末将有三个问题,第一、从庆州到汉京,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里,如何能保证忠清道、庆尚道的形势不会恶化?第二、听闻汉京明军有万余人驻守,那么我军至少要三四万人才有把握必胜,这么多军队,由谁统帅比较合适?第三、这么多军队北上,庆州剩余兵力能否牵制得住盛庸?甚至能否守住庆州?”
听到了尹峰的质疑,都明举微微一笑,朝李芳远拱了拱手,道:“末将以为如果能恢复汉京,即使放弃庆州也在所不惜,庆州之地,明军得之无用,对他们来说只是鸡肋而已。”
“但是,”李芳远沉思半晌:“但是如果放弃庆州,却没有拿下汉京,那该当如何呢?”
“王上,请恕末将直言,如今形势险恶,没有万无一失的做法,只能冒险一搏,否则面对明军,很难有取胜的机会。”发现李芳远有些犹豫,都明举有些急了,立刻站起来,大声道:“末将愿意领兵奇袭汉京,如果拿不下来,末将甘愿领罪。”
这段时间捷报频传,今日更得到了明军撤退的消息,众人都非常兴奋,不由得议论纷纷,有的人主张忠清道、庆尚道全力出击,击破全罗道的盛庸军,再回头击破瞿能军,进而恢复汉京;还有的人主张先击破瞿能,恢复汉京后,再回头击破盛庸,总之说什么的都有,似乎人人都成了诸葛亮,明军已成土鸡瓦狗,旦夕可破。
李芳远听着众人的议论,却没有立即回应,经过上次和明军的作战,他知道打仗他并不在行,纸上谈兵容易,但是真正打起来,就差的太多了,所以他将目光转向一直没有说话的都明举:“都老将军,对于目前的形势,您有什么高见?”
都明举刚才一直在看地图,并没有参与争论,如今王上垂问,他收回目光,朝李芳远一拱手:“王上,如今形势虽然大为好转,但更应该谨慎,如今盛庸部退过洛东江西岸,依河防守,以我军目前的实力,想要强渡洛东江,并不容易,盛庸部据说有六万人,其中还有一万骑兵,而我军不到四万人,而且其中一半以上没有受过严格的训练,守御尚可,出击则力有未逮。”
“同时忠清道和尚州虽然已经光复,但尚未稳定,明军残部仍然在活动,而且还有部分朝奸甘愿为明军所用,在背后骚扰我军,这些都是不利因素。”
“根据这些情况,末将以为仓促决战并非上策,否则一旦战败,我军将再无机会。”
随着都明举的分析,李芳远的目光在地图上游动,待都明举说完,李芳远抬起头来,道:“老将军所言,确实很有道理,但是本王以为目前的局势,不进则退,如今京畿道、全罗道都在明军手中,这些地方土地肥沃,是朝鲜的粮仓,如果明军在这些地方站稳脚跟,再想将他们赶走,就太难了。”
“是啊,大王所言甚是,”负责前线的统军万户尹峰点头称是:“目前瞿能已经沿西海岸南下,马上就要进入忠清道了,我军恐怕不得不战,如果我军继续退让,就会失去清州,还会让瞿能和盛庸汇合,我军的机会恐怕就更少了。”
“而且清州有锦江作为依托,土地肥沃,乃兵家用武之地,断没有未战先弃的道理。”
“嗯,老将军以为呢?”
看见李芳远期盼的目光,都明举心中暗暗摇头,但神色不变,道:“大王,末将以为我军应该佯攻洛东江,牵制住盛庸,同时忠清道联手,牵制住瞿能,然后大王率军沿尚州兼程北上北上,从江原道突袭京畿道,一举占领汉京,再掉过头来,夹击瞿能,瞿能一破,盛庸力孤,势不能久待,如此可策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