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反对
良久,朱允炆叹了口气,无奈的挥了挥手:“今天议事就到这里吧!朕要好好想一下,你们都退下吧!”
“是,陛下!”
......
众人心情沉重的起身离开,都没有心思说话。
当众人到了午门,互相寒暄告别时,从后面跑过来一个太监,高声道:“陛下有旨,历城侯盛庸、海军都督宣信、兵部尚书齐泰、户部尚书郁新立刻到乾清宫见驾,不得延误!”
“老臣以为,陛下当效法先帝,昔日倭国勾结胡惟庸,意图刺驾,先帝虽然大怒,却并没有出兵征伐,反而将其列为不征之国,陛下继承先帝祖业,不仅要继承先帝的雄才大略,还应继承先帝的谨慎、隐忍才是!”
“当然老臣并不是认为倭国不可征伐,而是希望能够延后一两年,这样岂不是更好?”
说实话,郁新说完之后,朱允炆竟然无言以对。
虽然朱允炆可以说,郁新你是老古董了,后世都是这么干的,没什么关系的,但是郁新已经是这个时代顶尖的财政金融人才了,如果他都不能接受,其他人更可想而知了。
当然借钱也并不是没有后患的,后世的德川幕府,不就有“大阪富豪一怒,天下诸侯皆惊!”的传闻吗?
“是!”
想了半天,朱允炆也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来反驳郁新和齐泰的言论。
平心而论,如果今天没有齐泰和郁新到场,攻倭恐怕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齐泰的话,除了他之外,没有人敢说;同样,郁新的话也是如此。
齐泰,作为皇帝朱允炆的老牌心腹,才敢说出一些出格的话;而郁新,已经位极人臣,加之年过花甲,体弱多病,是随时都准备乞骸骨的人,更是无所顾忌。
对于这两个人,朱允炆都说不出太重的话,因为他知道,他们是没什么私心的。
朱允炆扫视了一下在场众人,他的目光在参谋尚书郭英、参谋侍郎徐辉祖、监察尚书宋晟、军需尚书吴高、历城侯盛庸、海军都督宣信、吏部尚书侯泰、内务府总管大臣郭任等人的脸上一一掠过,众人有的低头,有的对视,但没有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