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整合
然后,杨荣举行了擂台比武,他抛出一千个小旗、两百个总旗、一百个百户、十个千户的职位,不分贵贱,胜者得之,这下子在整个俘虏营中掀起了渲染大波,平民们不敢相信,议论纷纷,贵族、武士们则面面相觑,继而沉默不语。
为避免造成混乱,杨荣对倭人先进行了一次初选,都是近卫军规定的科目,比如举重、负重奔跑、俯卧撑、跳远等等项目,倭人的营养、身高普遍不如明人,所以淘汰率非常高,最后勉强留下了一万多人,这些人获得了争夺军职的资格。
让人惊奇的是,许多贵族、武士竟然被淘汰掉了,对于这种情况,杨荣只是微微一笑。
最后为了公平起见,杨荣又对擂台比赛做了严格规定,小旗比试只能使用木棒,总旗比试只能使用朴刀、长枪,百户、千户比试才可以自己选择武器,比如倭刀等各种怪异的武器。
而且杨荣还规定,无论任何人,都必须一级一级的打上来,禁止插队。
但是,九州之战,投降的倭军就有三万人之多;四国之战,投降的倭军也有八千多人,合计起来差不多有四万人。
对于这些人,盛庸很是头疼,不可能全部杀掉,但全放掉也不合适,所以就全交给了监察使杨荣,而瞿陶则被瞿能派过来,担任俘虏营的管理工作,同时作为杨荣的副手。
瞿陶对接受这个任务很不乐意,去找父亲瞿能,却被父亲教训了一番,只得怏怏不乐的接受了任务。
而杨荣对这个差事则非常高兴,因为他很早就考虑过这种情况,想好了多种对策,正好试一下是否可行!
首先,杨荣将他们按照地域分成十三部分,召开诉苦大会,号召普通百姓对武士、贵族的暴行进行控诉,杨荣打算通过这种方式,瓦解倭国固有的阶级体系。
这引起了某些武士、贵族的强烈不满,但是杨荣坚持,他们也没有办法。
对于杨荣的布置,瞿陶有些担心,他觉得如果所有倭人都不愿意比试,怎么办?
这个过程是相对缓慢的,普通百姓最初是比较胆怯的,他们不相信明军真的能主持公道,而且也担心贵族报复,所以杨荣很快的引入了密告制度,会写字的可以写匿名信,不会写字的可以私下里找明军申诉,这下子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盒子,俘虏营中告密横行,贵族、武士人人自危,不断的有人被拉出去砍头,其中冤死的也不在少数,因为掌握生杀大权的明军倾向性比较强,只要平民能够找到人证、说的合理,基本上贵族、武士就死定了。
某些贵族、武士们聚集起来,打算反抗,却被很快破获,因为杨荣还规定,立功的话,可以免死!
少数成功串联起来的,也被明军迅速镇压,瞿陶心中的火气正无法发泄,所以只要被他抓住了,全部活埋。
逐渐的,贵族、武士们陷入了绝望。
诉苦报仇持续了一个月,处死的贵族、武士、恶霸差不多有三千多人,杨荣觉得差不多了,就将其叫停了;在那一天,某些百姓后悔不已,某些贵族、武士却无比的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