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安南风起(二)
“两宋并没有征伐南汉的能力,蒙元前后共征伐了三次,只有第一次成功,但只获得了安南表面上的臣服,其余两次都失败了。”
“蒙元第一次征伐安南,发生在蒙元宪宗七年,当时蒙元采取对南宋采取大迂回策略,攻灭云南大理,从南方威胁南宋。”
“云南与安南近在咫尺,统兵大将兀良哈台遂勒令安南臣服。”
“当时安南正处于李氏衰弱,陈氏兴起之时,国王陈日煚拒绝臣服,兀良哈台遂引兵沿红河南下,大破安南军,安南恐惧,遂臣服蒙元。”
“但是安南只是表面的臣服,陈氏对蒙元要求其入朝、遣子为质、设立达鲁花赤、征调军粮等等要求全部采取婉拒,采取拖延战略,导致元世祖震怒。”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御前会议形成了文官先说,武将后言的模式,今天也是如此,所以在黄子澄、齐泰发言时,徐辉祖、宋晟等人都只是静静听着,思索着,互相用目光示意着。
当然,这也是朱允炆有意为之:该不该打不是武将该考虑的事情,怎么打赢才是武将的本职工作。
练子宁对军略不熟悉,他所能说的都让黄子澄说了,所以此刻只能闭口不言。
最后,还是卓敬站了起来,拱手道:“陛下,臣以为黄大人和齐大人所言甚是,对于安南的挑衅,我朝必须作出回应,将陈天平送回安南即位。”
“对于这一点,臣以为不存在问题。”
“在至元二十一年,至元二十四年,元世祖两次派遣其子脱欢征服安南,均遭惨败。”
“根据蒙元两次征讨安南的过程来看,安南拥兵不下于三十万,蒙元后两次征伐,每次兵力都在十万以上,却均遭惨败。”
“如今我大明国力虽强于蒙元,但也不可小觑安南,另外安南天气炎热潮湿,疟病丛生,昔日蒙元的大军因此而产生大量伤亡减员,所以不可不慎。”
“但是,陈天平入安南必然会引发与安南的战争,原因很简单,胡氏与陈氏已经不可并立,不是陈天平灭亡胡氏,就是胡氏剿灭陈天平,除此之外,没有第三种可能。”
“所以微臣以为我大明必须做好与安南开战,彻底剿灭胡氏叛军的准备,但需要的粮草、兵员都不在少数,因为安南并不容易对付。”
“安南本是华夏故土,昔日秦始皇平定岭南,置桂林、象郡,象郡辖区为两广西部及安南全境,之后的两汉至唐,均为华夏领土,无可争议。”
“在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天福二年,安南本地贵族吴权发动叛乱,自立为节度使,当时的南汉国发兵征讨,在白藤江惨败,之后南汉国无力再次征讨,吴权遂于两年之后自立于华夏之外。”
“之后的两宋、蒙元均无力收复安南,安南自立迄今已有四百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