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〇九章 安海城
这个命令有些强硬,宣慰使曹玉书觉得存在问题,他认为陈天平初来乍到,身边力量有限,不应该过度刺激胡氏父子,应该缓缓图之。
而陈天平的心腹,如今安南国相——裴伯耆也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如今胡氏根基深厚,发布这样的王令逼迫百官臣民战队,未必能起到应有的效果,一旦大家摄于胡氏父子的淫威,不敢跳出来支持,那么这道王命就会弄巧成拙,反而会给那种忠心的臣民形成沉重的打击,会让他们以为陈氏大势已去,进而失去恢复陈氏江山的信心。
甚至裴伯耆还担心,这会暴露一部分忠心陈朝的志士,他们很可能会死在胡家的屠刀之下。
但是安抚使白望儒却支持陈天平,他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如今陈天平已经是大明正式册封的安南王,发布这样的命令理所应当。不仅如此,白望儒还认为陈天平留在安海城,没有前往升龙城,安南志士必然大失所望,这会加深他们对胡家的恐惧,所以陈天平必须要强硬一些,否则容易被安南臣民百姓看扁,对复兴大业不利。
白望儒的话让陈天平心花怒放,所以就不顾曹玉书、裴伯耆的反对,向全国派出使者,发布最强硬的王命。
“轰隆隆!”
汹涌的海浪拍打着亘古长存的礁石,水花四溅,水汽冉冉升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清凉又略带咸味的味道;太阳正从东方冉冉升起,将东方的天空染成一片彩霞,远处传来水鸟的叫声,翻飞的海鸥如同在太阳里翱翔,给人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
随着太阳升高,港口开始忙碌起来,随着和水手的号子声响起,满载的大船缓缓升起白帆,在引航船的引领下陆续离港,或向北返回大明本土,或向南驶往南洋,或向东前往琼州岛,如林的桅杆逐渐散开,逐渐消失在海天一线之中。
从港口登上陆地,向西看去,数里外,一座城池正在拔地而起,数以十万计的劳工正在辛勤劳作。
这就是安海城。
然后,陈天平就住在临时搭建的行宫里,等待百官朝见。
而白望儒、曹玉书则各有各的事情要忙。
白望儒是安抚使,表面上看起来高大上,应该前往清化面见胡氏父子,督促他们来安海城朝见陈天平,但这胖子才不干这种傻事,按照他的话来说:“一旦胡氏父子失心疯,砍了我这颗脑袋,就太不值当了,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呢!”
周长四十里,开八门的大城。
......
去年十月上旬,明军舰队突然出现在白藤江外海,然后迅速登岸,驱散了当地的安南军队,占领了白藤江、禁江交汇处百余里的土地。
面对天朝军队,面对着打着护送陈天平回国称王旗号的明军,尤其是胡氏承认了陈天平身份的情况下,当地的安南军队有些无所适从,少数顽抗分子被杀后,大部投向了明军,顺理成章的成为了陈天平的手下。
登陆之后,陈天平立刻宣布命令,以安海城为行在,同时册封胡季牦为护国公、平章军国重事、太尉,其子胡汉苍为护国侯、同平章事,令胡家父子前来朝见,其余官员也限期前往行在参见,违命者以抗旨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