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教育改革(一)
......
慈宁宫。
“你们都下去吧!”
用完午膳后,太后吕氏挥了挥手,让所有人退下。
“皇帝啊,这次你可把那娘俩吓坏了啊!”
其实马慧小看了方孝孺。
她不知道方孝孺在另一个时空,面对族诛的威胁时,却没有丝毫退宿,在他的心中,为了道统可以付出一切代价,包括家人乃至自己的生命。
多年宦海浮沉的他,敏锐的感觉到了皇帝对圣贤之学的轻视,他作为新一代文宗,必须尽全力扭转这种局面;如今他离开京师,远赴海东,那里距离京师何止万里之遥,对京师发生的一切,都会鞭长莫及。
方孝孺相信,自己在京师,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只要自己留在这里,多少可以做些事情;但现在自己离开京师,一切就很难说了。
他知道,自己刚才的所作所为,必然会被人打上“太子私人”的标签,甚至会有人以为自己“贪生怕死”,“贪图富贵”,但为了心中的道统,为了“万世开太平”的理想,些许名声受损,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娘俩?”
朱允炆扬眉,然后放下茶盏,微微笑道:“他们到您老人家这里哭诉了吗?”
“来过,但没有哭,只是说一些琐事,不过,”太后微微笑道:“他们的一些小心思,老身活了大半辈子,难道还看不出来?”
“呵呵,当然了,太后自然英明无比!”
......
朱文奎在坤宁宫待了一个小时左右,才赶往乾清宫,面见刚刚下朝的朱允炆。
感觉到儿子情绪已经平稳,朱允炆很是欣慰,但同时心中也浮起些许不快,虽然只是淡淡的,瞬间就飘散了。
朱允炆并没有问儿子去送方孝孺的事情,朱文奎也就没有说,虽然他曾经有些为难,到底要不要将坤宁宫与母亲的说话告诉父亲。
二人的谈话主要内容是詹事府的人员配备,以及未来的课程安排,主要是朱允炆说,朱文奎只会偶尔问上几句,但大体上都比较顺从——在来之前,皇后马慧已经提醒过他,绝对不要失去父皇的欢心,绝对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