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怕大家听不明白,他又补充道:“干脆找一块比较偏僻的地方,把这批人集中安排在一起,平时农耕、训练,战时还可成为我们一只机动力量。”
继宗看着和尚说道:“其实我和你想到一块去了,但这样安排,不知这批弟兄会怎么想?他们愿意不愿意?还有,到哪儿找一片这样偏僻的地方呢?”
贺老六忍不住插言道:“那还不简单?我就知道有这么一块地方,离这里大约有十几里山路。”
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贺老六脸上。
贺老六得意洋洋的说到:“你六哥我钻了一辈子山沟,咱这方圆百里的大沟小岔,我熟得如自己的脚丫子一样,别说一个地方,就再找出个十个八个也不成问题”
上次不到三百人的安置问题都让大家费了不少脑筋,这次的六百人的安置则更让人一时难以想出妥善的办法来,如法炮制显然只能解决一小部分人的问题,大多数人将无处可去。
此次营救出的战俘多为两广士兵,口音、相貌和当地人相差极大,安置在当地老百姓家非常容易暴露身份,一旦暴露不但自身性命难保,还会连累老百姓,有了这样特殊的身份背景,给安置带来了不可想像的困难。
但把这六百多人都留在水帘洞显然也不现实。
对于继宗哥几个来说,最大的障碍其实就是这批人的安全问题。
一时间,极难有一个很妥善的办法。
张胜言道:“有了地方,那就好办了,据我所知,他们也不愿分开分散到老百姓家去,这和我们的想法就一致了。”
继宗一喜:“如果这样最好,到时我和六哥、和尚带上人先去探路打前站。”
一听这话,占魁站起来边走边说:“那我去问问他们。”
“屯田!”
经过几天的思考,还是和尚,冒出了这样一句话。
和尚太了解这些桂军士兵了。
两广和湘地男子一样,都喜欢当兵,他们当兵都出于自愿,而且还必须品行良好,不然部队还不要。
如果现在让他们解甲归田,到老百姓家里去,他们肯定不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