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十三章
《英雄》绣球犹豫不决含泪接
张艺谋筹《英雄》大片,抛《英雄》绣球,李连杰犹豫不决。张艺谋出奇招把重情重义的李连杰夫妇感动得泪流不止,利智的手绢竟然能拧出水来。于是,李连杰决意“自降身价”,出演《英雄》。
各路人马汇集后,《英雄》剧组辗转大江南北,秋赴敦煌,雪战九寨沟。李连杰一路上身先士卒,毫无架子。
2000年,张艺谋开始筹备他蓄谋已久的新作《英雄》。
李连杰觉得有必要拍一部讲述武术思想精髓的电影,将新的精神灌注于自己的武侠电影之中。
为此,他打电话与元奎谈论这个问题。
李连杰谈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对元奎说:“放眼看去,中国武侠世界的电影永远都是这样,仇恨,虽然在每个电影的结尾我们看到好人成功了,但是想象一下后面,坏人的孩子又长大了,坏人的孩子又来报仇,那怎么办呢?”
元奎呵呵地笑了起来,说:“那就是冤冤相报。”
“对,我们的电影基本上都停在这个格局里,但是我想表达更大一种武术思想,表达出一种胸怀。”
张艺谋,1950年生,陕西西安人,以《红高粱》一片成为我国著名导演,所拍电影得奖无数,堪称“得奖专业户”,拍的电影极具个人色彩和民族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但你绝对想不到这位被娱记称为张艺谋的导演是个武侠迷与魂斗罗高手,他可以一晚上看完一本武侠小说并在第二天跟别人讲得头头是道,好像那本书是他写的。张艺谋曾对记者说:“我这个人非常喜欢武侠,是个武侠迷。自从干上导演这行,我就一直想拍摄一部武侠片,而且任何一个男性导演,都很可能有拍一部武侠片的冲动。我也是。这事我想了很久了,看过好多本子,都不行,后来就决定自己写。”
拍完《幸福时光》,张艺谋决定拍一部武侠电影,为此,他花了三年的时间来筹备此片。据张艺谋的编剧王斌说:“最初筹拍武侠电影的时候,想改编金庸与梁羽生的作品,但没有成功,于是决定自己编。刚编好,《卧虎藏龙》就得奥斯卡奖了,可谓时运不济,国内有些媒体认为张艺谋是在跟风。事实并非如此,他只是想完成他的心愿之作。一位国际大师级的导演,是不会轻易因跟风而丧失自己的影片个性的。”
张艺谋做事有一个特点,干什么事都爱琢磨,死认一根筋,不干好不罢休。这部电影他想在国内做到“三最”,一有一个最好的剧本,二有一个最强大的演员阵容,三有一个最好的摄制组。
剧本落实之后,张艺谋开始物色演员,凭着他的名气,他很轻松地请来了梁朝伟饰演残剑,张曼玉饰演飞雪,陈道明饰演秦王,章子怡饰演如月,甄子丹饰演长空。
元奎说:“你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胸怀呢?”
李连杰说:“我不想拍充满仇恨的武术电影了。我曾看到全世界很多练武术的人以及不同的武术,日本武术、西方武术、中国武术,他们的身体不断强大,但是因为他们对于自己生命中的喜怒悲哀、权力、欲望并没有看透,所以活得很痛苦。其实,人活着追求的目的就是幸福、快乐,每一个人都是。其实武术到最后的境界,追求的也是这个。太极是阴阳,有攻有守,有高有矮,有男有女,从这两个相对的世界、矛盾的世界,汇到最后无极的世界,无极就是平等的世界,统一的世界,大家开心的一个状况,也是武术最高的境界。”
李连杰的一番话,说得元奎连声叫好。
第三部分
《英雄》绣球犹豫不决含泪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