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家族底蕴
顿了顿,崔恩侯哈哈哈大笑:“你也是答案在身边不会。”
“果然随爹,爹心理平衡了。”
答偏了。
但……但武帝爷除却偏心眼一点,在治国治世方面还真是明君,让人忍不住心生向往。
同样如此感慨的还有崔瑚和崔琮。
哥俩齐齐看向崔恩侯,又扭头看看崔千霆,眉头紧拧成川。
同样崔镇的儿子,为什么武帝爷就……就偏疼崔恩侯啊?
崔琇:“…………”
荣公:“…………”
瞧着似乎挺虔诚的高凤,崔恩侯挥挥手:“起来吧。反正我不看你怎么说,只看你接下来怎么做。”
说罢还喊了俞嬷嬷,示意人把高凤安顿到客院去。
目送着高凤背影离开,崔恩侯眼疾手快拉着两个正经考生,打算转移焦点:“现在就咱们自家人,我跟你们说第二题原题,我做到过。”
浑然不知自己被腹诽,崔恩侯说着忽然一叉腰:“瑚儿你名字就是答案啊,想当年皇子夺嫡,朝政乱斗,皇帝叔叔老了也有些老毛病,所以你祖父就交了兵权,干脆闲赋在家催生。”
“你满月那天,武帝爷亲自来贺,说给你赐名为瑚。”
“这话一出,你祖父那个眼神咻咻亮的。”
被点名的崔瑚纳闷:“我不是宗法祭祀的礼器?您说取这个名,是为告诉某些人嫡长子继承制。”
崔恩侯瞧着亲儿子眼神瞄着崔千霆,也跟着看向崔千霆,傲然回道:“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你是盛黍稷的礼器。黍稷就是农作物啊!”
崔千霆坐下喝口茶,凉凉道:“你当年带着武帝爷御批在我眼前还显摆过。”
冷不丁听到这话,崔瑚崔琮震惊。
崔琇闻言已经颇为娴熟,干脆抬手捂住了自己嘴巴。免得自己失声尖叫出来,发出读书郎的羡慕嫉妒!
崔恩侯扫过三个震惊的崔家苗苗,止住自己对过往的回忆,言简意赅诉说武帝的解题思路:“名,是农民的民。百姓吃饱喝足有田地,才有礼才有法。否则为什么大旱年景,流民敢豁出去闹事闹步伐,易子而食,难道他们不知道杀人犯法吗?”
万万没想到还有这个破题思路,崔琇回忆自己腹稿文章,忧伤垂下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