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五胡烽火录 > 第0013章 勉为其难

第0013章 勉为其难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0013章勉为其难(中)

圆船载货量大,主要作商业用途。长宽之比约为5:2(福船长宽之比约为2.47:1)。比如现在罗马帝国自埃及运谷物的船,体积庞大,长有27米,宽为9米,载物为250吨,载人达300乘客,但它的航速慢。

长船主要当作战船,它载货量小但航速快,转舵灵活。

到底是建长船还是圆船,或者说,高翼是追求船速还是追求载货量?想来想去,高翼难以取舍。

************************

经过这样一番计算,高翼确定:现在的他具备了与孙权船坞等同的生产能力,如果史籍中纪录的数据准确的话——当然,它基本上没有准确过——他也能在三个月的时间造出大船来,至少能造出一艘大船。

在现在的生产力之下,造什么样的大船好呢?

高翼记忆中的船舶造型,几乎都是大航海时代前后的那些帆船形状,由于他曾经亲手制作过一条小帆船参加比赛,因此他对各类帆船的设计多有涉猎,并且印象深刻。

在这个时代,长江、黄河中航行的船大多是两百石船。换算成高翼所熟知的计量单位,200石大船,载重量应该在一吨半左右。而史籍记载,孙权的座舟为五桅船,分上下五层,可以搭载三千名士兵。虽然古代的人较为瘦弱矮小,但一名士兵加上铠甲武器,怎么也有50公斤重量,3000名士兵,平均有150吨重量,这种载重量已接近福船(不过,仔细一琢磨,这承载3000人的数据极为可疑——由于舱位限制,现代的航空母舰也不过承载3000人,无论如何。孙权造不出木头航空母舰来)。

也许,在孙权死去100年后,中国完全有技术能力造出福船来。

三个月后,艳阳高照,微风轻拂着海面,鸭绿江入海口星星点点的飘荡着六艘小帆船。这是一种典型的卡拉维尔三桅大三角帆船,只见它们挂着三角形斜帆,不停的变换着行驶方向,一会把一侧船舷转向风,一会又把另一侧船舷转向风,顺风逆风行驶操纵自如,灵巧地在江口拦截着顺江而下的原木。

它们虽与鸭头舡大小相仿,但它们却不是平底船,是航海用的尖底船。而且它们的桅杆与江船也略有不同,上半段不是固定的,而是能够左右旋转一定的角度,这也正是它们能在微风下吃尽八面风,快速行驶的原因。而这六艘小帆船,是航海家亨利五子晚年所用的帆船,船轻巧且易于操纵,顺风时每小时可达22节。逆风时能向风曲线前进,走之字形路线。

三个月来,为了造一艘能够跨海远航的大船,高翼殆尽竭力。为了提高工效,他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设计各类机械装置。当然,轮锯是第一个诞生的机械装置,为了能够搬运起沉重的木材,复合滑轮也被制作出来。

有了这两个工具,木头分割成木板的过程大大简化。

谁知道呢?

五胡的入侵令中华文明在300余年间,形成一个文化断层,后世的人对这个历史时代了解不多。也许,中国人在此时代已完全具备了建造福船的生产力——毕竟,现在有一部分晋人已经远航到了琉球群岛。

造什么船?高翼自问?

另外,有读者要求角色,请将人物姓名(根据当时的情况起名),人物性格,人物设定,装备等发到评区。只能是配角了,主要人物都已设定。

看到这么多兄弟这么支持老虎,什么也不说了,努力写,多多更新。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