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3章
“今年的倭国征讨指派佣兵出战”,高翼吩咐道:“我们的正规军全部留在境内。金相,大石桥城堡是否建好?”
金道麟答:“三日前已经完工,现在驻扎了两百士兵。”
大石桥城堡是与慕舆根战后,高翼下令修建的中型要塞。它附近没有桥,命名为大石桥只是因为后世那个地名叫大石桥。大石桥城堡与牛庄、盖平城成等边三角形,相隔尖锐的犄角深入内陆。
高翼修建大石桥城堡的目的,就是要告诉燕国君臣,他不打吃亏仗。每次战后,他都要蚕食部分燕国的土地,把战线向前推进。
大石桥城堡建立好后,面对龙城的进攻,盖平城、牛庄便成了后方。如今这两座城外新归附的流民,已自发的建立村落,整修通往城里的道路,并迫切的要求汉国政府派出官吏管理他们。
阳鹜是真诚的为燕国出主意帮忙,然而,他越真诚,燕国离亡国越接近。契丹进入辽河平原,只装模作样的派出一支军队配合慕舆根作战,另一支军队绕道凤城进行静坐战争,其余的人马都在抢地盘,占牧场。
失去土地的汉人侨民,大规模钻入群山,绕道投奔三山。高翼仅仅招募部分钻入深山的侨民,就在本溪湖以西群山出口处建立了一座三万人的城市,命名为“弓长岭城”。
不过,为了避免惹怒燕国,高翼没有直接出兵弓长岭,他只是派出几名官员,化装成逃亡的侨民,将那些人组织起来,以自治的名义建立了弓长岭的行政体制。
燕国战不倒高翼,契丹人反而把燕国最肥沃的农田变成牧场。丰收的稻谷全被契丹人当作牧草,让牛马吃下,辽河平原颗粒绝收。
如今,燕国后悔已经晚了。即使他们下令契丹人退出,契丹人大不了吆喝一声,带着全家老小牵着吃得肥头大耳的牲畜,得意洋洋的返回他们的故居过冬,给燕国留下空无一人的农庄,遍地马粪的农田。
“从长兴岛调军,调一千,不,调两千人上去驻守大石桥城堡。命令青年军派一个连去在大石桥安装守城武器”,高翼下令:“大船继续航行,我们在牛庄登陆。”
大石桥之所以有这个名字,就是因为该处河岸最窄,后来,有人在该处建立一座石桥,故而该地后世被命名为“大石桥”。
在燕军的强势之下,契丹人自会乖乖的退出。
高翼已提前预计到了这点,所以他让陈浩引着那支在凤城的契丹军,直接返回了契丹故地,并抢占了最肥美的草场。
当辽河平原的契丹军退出,契丹必然面临着又一轮草场争夺战。有了陈浩出谋划策的那支契丹部落,将会通过汉国商人获得源源不断的优良军械装备,在草场的争夺中,必能占据上风。所以,契丹这一步已经不用高翼操心了,他们已经残废了。
他们甚至也不用慕容隽操心,两三年之内,陷于内斗的契丹将无力南侵。
那么……,慕容隽还都和龙城目标是谁,不问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