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2章 终
桓温用蒙头大睡来发泄失望,随后撤军时,还不忘带上这位刘琨富商的昔日歌姬,今人读此,不觉泯然。
在如此宽大作风的纵容下,桓温手下颇聚集了一批狂士。最放肆的应数他的徐州老相识谢奕,这时候在桓温手下做司马。他仗着是桓温布衣之交,丝毫不改昔日作风,在桓温面前衣着随便,吟啸自若,被桓温称为方外司马。
谢奕喜欢喝酒,那时候连基本礼节都不顾了。桓温酒量不大,不胜其扰,就往妻子那儿躲,但是谢奕竟然也跟着进入内室!也许是后来他觉得不妥,才返回大堂,随便抓住一个士兵陪着喝酒,嘴里还嚷嚷:“跑了一个老兵,又来一个老兵。”
还有襄阳人罗友。他从小就有痴名,喜欢在别人祭祀的时候蹭饭吃。有一次桓温在宴请别人,罗友说有事相商,所以桓温邀请他赴宴。罗友在宴会上大吃一通,然后就走,桓温问他不是有事相商吗?罗友回答道,我听说白羊(吴地出产的一种白羊)肉很好吃,从来没吃过,所以冒昧前来混吃,现在吃饱了,就没必要呆下去了。
于是施施然而去,了无惭色。
这一战消耗的战略物资也极为惊人,其中刀枪、斧钺、弓箭等战具的消耗,甚至动用到了高翼起家之初所铸造的劣质品,而火药更是倾尽家底。回军迎战慕容恪的高翼,当时,军中没有一位火器兵,唯有五千弓箭手,这些弓箭手手持弓箭也参差不齐。
若慕容恪敢战,高翼只有躲入铁岭关中,如今遇到了撤退,他当然不敢招惹那群饿狼,所以,他也只能虎头蛇尾,结束了对燕国的征讨。
这一年,一连串的变化让身处当世的各国重臣都无法看清历史的方向,事后,人们评价说:这是虎头蛇尾的一年。殷浩北伐是虎头蛇尾,燕国崛起是虎头蛇尾,汉国攻燕是虎头蛇尾……连带着,第二年也进入了虎头蛇尾的一年。这一年初,桓温北伐,听说桓温来了,要想一路狂奔逃入黄河北岸,投降了前燕。所以姚襄占淮南也是虎头蛇尾。
随后,桓温挥军继续挺进,与符建建立的秦朝(秦国亦称帝)对上了,4月,桓温在蓝田大败秦军,射死秦国“太子”苻苌,5月,桓温会见王猛,王猛随后转投秦国符建,成为了晋代洪承畴。
随后发生的事情证明,桓温的北伐也是虎头蛇尾,晋庭听说桓温战胜秦军,并击毙秦太子后,立刻使出终极排挤计——帮助自己的敌人。桓温的北伐大军立刻遭遇断粮危机,6月,弹尽粮绝的与苻雄在白鹿原会战,桓温战败。苻雄击败在子午谷击退三心二意的东晋援军,用割麦计逼走桓温。晋朝的北伐大计,终于在晋臣于敌军的共同合作下,虎头蛇尾了……说到桓温北伐,还有件趣事。
这一年,燕国为了报复汉国,也进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北伐。慕容恪集结了100万大军,为此甚至征集了部分女兵参战,但它的真实意图却不是指向汉国,而是青州段龛。但当慕容恪正筹集粮草——主要是两腿羊——时,汉军水师战船突入黄河,一路扫荡了黄河两岸的所有村寨,将数万百姓挟裹而走。
随后,慕容恪不得不沿河布防,防备汉军水师突击,北伐南攻,结果都不了了之。
虎头蛇尾的一年过去后,进入了浑浑噩噩的连续五年。燕朝(国)连遭汉国重创,秦朝(国)遭晋朝重创,晋朝则内讧不止,汉国则忙着消化掠燕的成果。结果,谁都无力再发动战争,整个中国为此平静了五年。
历史没有改变,晋朝继续向灭亡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他们把种种灭亡行为一一作了一遍,而秦国则在崛起的路上势不可挡,他们攻伐凉国,攻伐代国,占领区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燕国也开始走向衰落。升平四年(360年)正月,慕容隽去世,太子慕容暐即位。
慕舆根为了跟慕容恪争夺太师之位,发动叛乱,依附于慕舆根的羯胡残余,再度呈现了他们的暴虐本性。他们将搜到的慕容皇族斩尽杀绝,连婴儿都不放过。
桓温生平只佩服两人,其一是西晋未期在并州地区抵抗强胡的那位“闻鸡起舞”的刘琨,这次北伐后,桓温在北方带回一个“巧作老婢”,是刘琨从前的府中歌妓。
当时,这老太太一见桓温,便潸然泪下。桓温问其原因,老太太答道:“您长得很像刘司空。”桓温大喜,回屋整装束发加冠,打扮齐整,又把老太太叫来询问详情。
老妇答:“君面甚似,恨薄;眼甚似,恨小;须甚似,恨赤;形甚似,恨短;声甚似,恨雌。”
老太太真逗,言语之间,竟也有晋人深刻的幽默感。
这是要搁别人,老太太免不了一死。因为这年头,流行以美姬宴客奉酒,客人不饮,则剁下美姬的手送给客人。老妇此言有嘲笑桓温的意思。桓温闻言,“裭冠解带,昏然而睡,不怡者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