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
“丞相!”姚贾大惊,“陛下当真病危?”
“方士害了陛下,陛下悔之晚矣!……”
“目下,陛下病势如何?”姚贾哽咽了。
“上天啊上天,你何其不公也!”李斯凝望夜空,泪水溢满了眼眶。
“丞相明示!陛下究竟如何了?”姚贾突然站了起来。
着姚贾便走,在一座山崖下一片雪白的大石上停了下来。机敏的姚贾早已经看得清楚,谷口已经被隐蔽的卫士封锁,这片白岩无遮无挡又背靠高高石崖,清凉无风,幽静隐秘,任谁也听不到这里的说话声。唯其明白,姚贾心头愈发沉重。李斯身为领政首相,素来以政风坦荡著称,即或在当年杀同窗韩非的政见大争中也从未以密谋方式行事,今日如何这般隐秘?姚贾心下思忖着坐了下来,拿起旁边已经备好的水袋,啜着凉茶不说话了。
“目下情势不同,廷尉见谅。”李斯坐在了对面,勉力地笑了笑。
“外患还是内忧?”
“且算,内忧。”
“敢请丞相明示。”
李斯很明自,姚贾身为廷尉,依据秦法对所有的王公大臣有勘定死因之职责;对于皇帝之死,自然也有最终的认定权;所谓发丧,对帝王大臣而言,就是经御史大夫与廷尉府会同太医署做最终认定后所发布的文告。这里,御史大夫通常是虚领会商,廷尉府则是完成实际程式的轴心权力。在所有大臣中,对任何人都可以在特定时日保持皇帝病逝之机密,唯独对廷尉不可以保密;因为,从发丧开始的所有的国丧事宜,事实上都离不开廷尉府的操持。事实是,任何国丧,都是廷尉府介入得越早越好。李斯之所以用密书方式将姚贾召来,除了姚贾与自己素来同心共谋,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姚贾的廷尉职司实在太过重要了。默然片刻,李斯也站了起来。
“廷尉,皇帝陛下,归天了!……”李斯老泪纵横。
“何,何时?何地?”
“七月二十二日,丑时末刻,旧赵沙丘宫……”
“陛下!……”姚贾失声痛哭,浑身颤抖着瘫坐在地。
“廷尉,这山月可美?”李斯望着碧蓝夜空的一轮明月。
“美得冰凉。”
“设若国有危难,廷尉可愿助李斯一臂之力?”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姚贾念诵了一句秦人老誓,却避开了话根。
“廷尉,若陛下病势不祥,足下当如何处之?”李斯说得缓慢艰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