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①浸礼会主张受洗者必须完全浸泡在水里,象征着死去埋葬后重生。
“的确,认识还不久他就告诉过我一些关于我的事情,说得很真实。我认为把认识和知心混淆是很容易的——我们非常需要知心。也许能够明白两者的区别就是一种成长。
发觉有人根本不喜欢你却可能了解你是很难受的,而且丑恶。而最糟糕的却是发现认识只不过是作为劫掠的工具时。我……我……不知道莱克特博士对我是什么感觉。”
“你要是不介意的话,能否告诉我他对你说了些什么话?”
“他说我是个有野心的急着往上爬的乡巴佬,说我的眼睛像廉价诞生石②一样闪亮。
这些人显然认为现在出头露面可以安然无恙了。有人说他那种精神异常必然会导致自杀,他甚至可能早已死了。
对莱克特博士的兴趣至少在网络空间里还很强烈。因特网那片湿润的土地上像蘑菇一样冒出了许多莱克特理论。声称见过博士的人次可以与见过埃尔维斯①的相媲美。骗子们在聊天室和网络阴暗处磷光闪闪的沼泽里肆虐。警局里关于他的罪行的照片被偷出来卖给收集奇闻秘事的人。这类东西的知名度之高仅次于李福舟的死刑。
①即埃尔维斯·普莱斯利(1936—1977),人称猫王,美国风扉一时的摇滚歌星。
7年之后博士又露了踪迹——他那封在克拉丽丝·史达琳被小报送上十字架时写给她的信。
信上没有指纹,但是联邦调查局有理由相信那是真迹。克拉丽丝·史达琳则肯定那是真迹。
他告诉我说,我穿廉价的鞋,但是还有品味,有几分品味。”
②象征出生月份表示吉祥的宝石。
“你觉得那话对吗?”
“对,也许现在还是对的。我的鞋改进了。”
“史达琳,你是否认为他也许是想知道,如果他给你写一封鼓励的信,你会不会去告发他?”
“他为什么这样做,史达琳?”克劳福德似乎快要生她的气了。“我从没有自命比这些搞心理学的傻瓜更理解他。你来给我说说看。”
“他认为我的遭遇会……毁了我,会让我对联邦调查局感到幻灭;而他就喜欢看见信仰幻灭,那是他的爱好。就像他喜欢搜集教堂倒塌事件一样。意大利那次倒塌是在做特别弥撒时发生的,一大堆砖石压在了老太太们身上;有人还在破砖顶上插了一株圣诞树。他就喜欢那个。他觉得我有趣,逗着我玩。我在采访他时他喜欢指出我学业上的漏洞,认为我很幼稚。”
克劳福德从他自己的年龄和孤独的角度看问题,问道:“你想到过他会爱上你吗,史达琳?”
“我认为我让他觉得好玩。事物对他来说不是好玩就是不好玩。他要是觉得不好玩……”
“你曾经感觉到他爱你吗?”克劳福德很强调认为和感觉的区别,有如浸礼会的人强调完全浸泡①一样。